遏制金融企业向政府监管领域的放贷冲动
● 陈 宏
6月1日,审计署在官方网站上披露部分金融企业2010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情况,审计结果显示,部分金融企业分支机构存在违规发放贷款问题,其中违规向房地产项目和向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放贷款问题较突出,显示出银行在国家政策强压下向房地产及地方融资平台发放贷款的冲动不减。
笔者注意到,这首先与金融企业的信贷导向有关系。一家银行行长去年在该行举行的股东大会上曾表示,我们是根据自己对行业风险收益的判断,决定哪些行业该积极进入、适度进入、谨慎进入和禁止进入,房地产整个行业对于我们来说,仍属于适度进入行业。并明确表示对包括房地产贷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在内的整体贷款质量继续保持稳定有信心。而据此次审计表明,这家银行就违规放贷超百亿,可见只有“谨慎进入”才能遏制其冲动。
房地产及地方融资平台都是近年来政府重点监管领域。目前信贷审批权已统一上收总行,只有总行有权批准面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以控制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增长。但是,违规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放贷款的问题屡禁不止。而地方融资平台的产生由来已久,主要目的是曲线从银行贷款,来进行地方的一些建设。这些公司的设立与运作不规范,包括资本金来源、资产的组成以及贷款的使用很不规范。
中国银监会期望能稳步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加强平台贷款风险监管,深入推进清理规范工作,持续防控房地产贷款风险。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同时,深入做好风险监测与防范。去年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规范和防范信贷高速扩张的发展模式。
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2009年6月,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对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显示,6家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去年违规发放贷款逾300亿元,有215亿元贷款流向了不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商。2009年地产信贷超过40%的高增长,也给了房地产企业较大的融资杠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王行为和房产泡沫。
进入2012年,此前一直低迷的房地产市场近期已初现回暖迹象。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截至5月27日,5月份内全国54个典型城市的商品房住宅签约套数已经高达191439套,创出2011年实施限购政策后的新高。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站公布的网签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北京5月份新建住宅签约9014套,比4月上涨27.7%,比去年同期大涨38.1%。
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时,要求“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决不让调控出现反复。”住建部、发改委等相关部委也相继表态“要继续严格实施调控措施”。银监会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中强调,将继续严防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5月18日至20日,温家宝总理在武汉市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并主持召开河北、辽宁、江苏、湖北、广东、陕西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温总理指出,“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政策”。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要“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未来的房地产调控面临着新的的形势,楼市回暖是否会引起价格反弹,值得关注。尽管前几个月银行新增贷款较为乏力,但是在2012年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下,银行信贷投放势必趋增,因此要特别加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等监管力度,杜绝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国有银行一向是地方融资的贷款投放主力,要继续加大放贷管理力度,遏制银行向政府监管领域发放贷款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