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以为,只要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或是认为“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就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因为它没有把历史唯物主义赖以产生、存在的“物质”的“历史问题”给大家讲清楚,整明白。换言之,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就必须得把“物质”或“绝对物质”究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问题搞清楚,正明白,否则充其量也就是“唯物主义”而已。
根据宇宙膨胀现象,科学家经过计算,大约在200亿年以前,我们的宇宙曾经集中于一点。而为了说明问题,科学家们把它称为“奇点”。何谓奇点?当然是宇宙尚未发生大爆炸或“宇宙起源”的点了。
据说,奇点的质量、密度、自旋和场的强度均非常之大,而在那时,当然还没有现代力学、化学意义上的物质形式,而我们宇宙,正是通过它的“大爆炸”而形式的或者说现代宇宙正是“源于”或“产生于”这个叫做“奇点”的物质。如果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膨胀理论成立的话,那就说明我们的宇宙这种物质和宇宙这种物质的运动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奇点”不是别的而是一定层次与意义上的物质。
难道,形成了“奇点”的物质就没有一个“产生”或“形成”的问题了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传统哲学却认为包括宇宙在内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或者“先天固有”的,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物质的生命属性、历史属性。如此,他们凭什么称自己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显然不够彻底也。
当然,之所以有上述说法也不是没有根据的,而他们根据的不是别的,正是化学上的“物质不灭定律”和恩格斯的“物质大循环”理论。所谓“物质不灭定律”是指“化学变化前后的物质总量不变或总量相等”,而“物质大循环理论”则是说宇宙万物始终是处于一种“相互转化”或“不断转化”的“大循环”状态。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不是孤立的,曾经有何将来也会有无数个宇宙的存在,我们今天所见的宇宙只是其中的某一种。
诚然,这一思想显然有科学的一面,但它同样也没把“绝对物质是怎么产生的问题”给大家交代清楚——所谓绝对物质,是指一切物质的总的来源,有时笔者也把它称为“宇前物质”形式或“原始物质”形式。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物质均有一个“总来源”,它们既不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先天固有”的。那么,绝对物质究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诚然,在伟大的绝对论产生之前,还没人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历史唯物主义不够彻底——前马哲原理批判(06)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