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润模式是否可以持续
作为后起之秀,始建于1993年的雨润食品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肉制品企业中响当当的角色。作为业内人,个人不认同雨润的发展模式,但无可否认,雨润的发展轨迹深深地印上了这个时代的痕迹。
虚报投资额度,夸大项目收益,骗取政府支持和优惠,套取高额补贴,这种近似于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在前雨润掌门祝先生的手中玩得风生水起。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雨润在短时间内迅速将地盘扩大,产业也遍及屠宰、肉制品加工、房地产、物流、禽制品等等,一时间成为中国的知名大企业。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因为他迎合了地方政府急于出政绩的需要,迎合了GDP增长的需要,所以有其存在的土壤。但是,这种粗放的增长模式在带来高额回报的同时,也埋下了崩盘的阴影。一旦处理不当,一个小小的问题都可以成为巨大崩盘的导火索。
同样是食品企业,有些公司则走了一条相对稳妥,甚至说是缓慢的发展路线。没有资本运作,没有大踏步前进,但同样在发展。大步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有相应的软件来支撑,否则散得更快。
企业的发展有横向、纵向、水平一体化,很显然雨润是横向一体化发展,对多个互不相关的行业进行兼并,将之纳入集团发展的蓝图。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如果其中一个资金或者经营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其他,而互不兼容的各项业务之间难以相互补充,最终可能就是崩盘了。
雨润的当务之急就是迅速整合其下属的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果断放弃粗放的发展模式,重视产品质量——说句行内话,雨润的所谓放心肉其质量真的不让人满意。
经营之道,惟变不变。在掌门易手之后,求变是雨润今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