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发展新特点


        

  如果从1984年国务院批准深圳为经济特区算起,中国的产业园区已经走过了28年。产业园区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在各个城市的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承担了科技转化、吸引外资、产业升级和体制创新等重要职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很多产业园区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集群化发展趋势。很多园区已经从最初的填充阶段过度到现在的专业化阶段。园区最初阶段综合性园区比较多,现在很多园区则呈现出“一区多园”的特点。选定一些主导产业,进行特色产业基地和特色园区的开发,这样一方面对特定行业内的企业形成明确的吸引,另一方面,对已经入园的企业来讲,不断完善的产业链也可以减少企业生产和运营成本,有利于企业间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

  

  二是企业化趋势增强。在园区集群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园区在子园区的建设中引进了市场力量,和一些园区运营机构和中介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以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力量,进行园区的整体开发或部分开发。由于外部资本、智力和管理的引入,更加符合投资者和企业的需求,加快了园区建设的速度,园区的相关配套建设和相关服务也更加完善。

  

  三是园区发展更加科学。在目前园区土地受限、政策优势正在弱化的形势下,很多园区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友好和协调。在招商项目的选择上,标准提高了,对单位面积的资本承载能力和利润产出能力,以及对当地的产业带动等方面都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很多园区开始选商,虽然短期看可能放弃了一些项目,但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长期发展还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