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平均价格走跌影响,太阳能研究机构Solarbuzz指出,太阳能组件厂商必须进一步增加产出,或争抢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后所留下的大饼,才可能让营收持续往上。
由于营业收入与出货量比(每瓦出货量获得的收入)持续下跌,晶体硅组件厂商的收入成长面临挑战。事实上,营业收入与出货量比率自2008年第2季度达到超过4的巅峰后,持续下跌。
每个晶体硅组件厂商的情况不同,但在一段时间内,太阳能组件的总销售收入是由组件平均价格和出货量共同决定。
对于光伏产业的领先者而言,以往即使太阳能组件平均价格下降,季度收入也有可能增长。这主要是过去终端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较平均价格下跌的速度快,以及竞争对手退出光伏产业后所带来的市场占有率增加。
事实上,稳定成长的收入(以及正的营业毛利)诱因,是2010到2011年新增太阳能厂商产能和投资激增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也是供过于求的原因,加上随后的销售竞争造成平均价格和利润下跌。
尽管产能增加了,大多数领先的一线组件厂商出货量的成长速度,还是快于平均价格的跌幅,从而获得更高的销售收入。
这个趋势持续到2011年初,当时下跌的平均价格和低于预期的组件出货量,共同压低销售收入,导致季度总出货量的第一次增长,而没有带来总收入的增长。
截至2012年第1季,晶体硅厂商的组件收入已连续五个季度下滑。在2012年所剩时间内,平均销售价格有可能继续下滑,组件厂商需要提高出货量才能改变这个趋势。
Solarbuzz指出,终端市场需求和组件平均价格虽不在太阳能厂商的控制范围内,但强劲成长的市场占有率,可延缓或扭转季度收入下滑。目前一些二、三线厂商在承受出货量下降和平均价格下跌的双重打击下,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将给产业领先者留下一大块竞争的空间。
Solarbuzz认为,考虑到平均价格在未来几年内还可能下跌,尽快削减成本将是保证利润的办法。事实上,成本控制已是组件厂商乃至整个太阳能价值链的主要工作内容。
而且,上游的多晶硅和硅晶片厂商也面临同样的挑战。然而,这对于组件厂商来说,尽管最终营收与出货量的比率可能会降到1以下,太阳能产业的营运环境将变得更加可预测。
Solarbuzz:光伏组件保证产量才是硬道理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