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苹果与三星、HTC的专利权之争,双方僵持不下,在世界范围内闹得沸沸扬扬,有人不禁会问,专利权有这么重要吗?就算十分重要,像苹果这样的大企业完全可以和被诉公司慢慢耗,那不就胜利在望了,何必追求速战速决,这样很可能无果而终。带着这个问题,浦东科委请到了我们AIM俐钜创新咨询公司名誉顾问,美国斯坦福大学法理学博士郑中人教授,为广大的企业管理者解答常为企业忽视的专利权问题。
2012年7月12日下午2点,郑中人教授在浦东科委办公楼,讲授浦东创新创业大讲堂专利申请策略与评量专题。与会者均为各企业知识产权方面负责人,来自浦东新区各类企事业单位,包括华谊集团、东软集团、上海科学院、浦东科委和宇瀚光电科技等,浦东科委书记丁海涛局长也在百忙之中抽空前来参加讲座。
郑教授现为台湾科技大学专利研究所教授,曾任世新大学法学院院长,宏基集团法务长、台积电法务主管、华硕电脑公司独立监察人和纬创资通公司独立董事等,理论与产业经验深厚。讲座由鸦片战争导入,郑教授指出,我们不能用以往义和团的方式来爱国,必须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过去的战争利器是枪炮,未来的武器是专利。他还对世界专利申请列举了具体数据,从图中可看出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为世界上专利申请数量较多的国家和地区,虽然台湾申请专利数量紧跟日韩之后,但质量却与它们相差甚远。此外,郑教授着重介绍了美国专利制度的情况,其中提到,在美国,专利诉讼就是一场消耗战,无论是中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负担不起高昂的费用。美国提请联邦法院审理专利诉讼,一审费用高达300万美元,或是到美国贸易委员会(ITC)进行诉讼,费用更是达到500万美元以上,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专利权。同时,郑教授还以在宏基电脑时,挑战IBM公司专利指控的实战案例,给与会者生动解释死缠烂打型专利诉讼。最后,学员提出他们企业在专利权方面遇到的问题,郑教授一一予以解答,给出应对策略,特别指出,现在对专利说明普遍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专利说明谁都能写,并且谁都能写好,郑教授认为这是不正确的,首先要弄清楚专利说明的定义,专利说明是为区分与其他发明有何不同,展现不同处即可,重点了解技术问题是什么,而不是产品是什么,没必要将整个产品特性和盘托出,造成专利外泄,丧失申请价值。讲座结束后,郑教授风趣的讲课风格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得到学员一致好评,均表示不虚此行。
会后,浦东科委书记丁海涛局长表示此次专题讲座取得圆满成功,并深情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为郑教授的学识与实践经历所折服。同时,他对今后浦东在知识产权方面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今后,政府将秉持倡导、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来开展浦东知识产权工作,并且对新区内轻资产企业,以知识产权为资产申请银行贷款,政府予以大力支持,此外,将成立调解委员会,做好事前调解工作。最后,他指出上海作为全国经济龙头,浦东新区作为上海的排头兵,区科委将不断制定惠及企业的措施,让位于聚光灯下的浦东,能做到“聚焦而不被烤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