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济筑底回升的底气在哪里?


  广东经济比其他省区下跌得快,回升得也早,从而形成了今年下半年经济筑底回稳甚至回升的基调。以上是广东省主要领导同志对近期主要经济数据公布以后的评论。

  个人认为,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广东是外向型经济特征表现最为明显的省,受欧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也最大,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内需没有突出表现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广东出口形势严峻,对经济增幅影响最为显著,据个人调研所得,珠三角地区相当一部分从事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即使其订单数量不减反增,可是由于订单的价格没有相应的提高,而在原材料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于高位徘徊甚至回升的情况下,企业订单反而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长期下去,企业接单的积极性受挫,加上今年上半年信贷资金供给依然紧张,加工贸易企业无法取得合理价格的贷款,无心从事制造业的企业不在少数。制造业的下滑一方面拉低了广东的经济增长率,另一方面也让我国最大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增幅显著下滑,从而也拉低了广东的税收增幅。

  与此同时,受外向型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广东居民会感觉,个人和家庭收入不稳定甚至有可能下降,于是在个人消费上变得比较谨慎,而这又反过来制约了广东厂商有意从加工制造企业转型为内需型企业的积极性。

  而今年上半年省以及省以下的地方政府依然在固定资产投资上采取审慎的态度,最终会使得广东推动经济增长的出口、投资以及消费的“三驾马车”全面走软,从而使得多数经济指标的表现均落后于兄弟省区。

  那么,下半年广东经济筑底回升的底气在哪里呢?我认为在于:一,中央领导人已经明确表示稳投资、稳增长还是今年我国经济的主要基调,与此基调相配合,央行在不足一个月之内两度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同时适度放松了银根;国家发改委在审批地方政府那些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重大项目时,也先后开了绿灯。在消费物价指数基本受到控制的前提下,中央政府微调从紧的货币政策势在必行,而广东不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与民生关系密切,预计这些项目的先后动工或者加快其进程将为今年下半年广东的GDP的增长有一定的贡献。

  二,中央政府已经明确表示,不太可能再推出新的四万亿刺激经济的计划,而于包括广东在内的地方政府普遍感觉财政收支压力比较大的今天,政府再推出以财政资金为主要手段的基建投资项目的概率越来越低,可是广东的优势恰恰在于民间资金丰厚,据中国人民银行东莞中心支行最新发布的数据,仅东莞一市银行体系的民间存款已经达到了7000亿元,如果省政府最近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基建项目的政策能够落到实处,预计将为广东经济注入不少活力。

  三,在出口形势依然难以乐观的情况下,广东省不少地市已经大力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包括与港澳台地区、日韩以及东南亚国家的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对于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广东而言,外经贸领域依然是广东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上述多项政策的牵引下,广东经济下半年进入回升的轨道是不难预期的。我个人反而有些担心调结构的步伐会否跟得上经济回升的步伐。如果结构调整跟不上,即使经济增长速度上去了,却依然是不稳定的。因为真正的可持续增长应该是高质量的增长,如果广东的经济增长能够摆脱高度依赖出口增长而转为以内需拉动为主要动力的话,即使经济增幅没有预期的大,但是其能够带动的就业机会以及财政收入的增加却是实实在在的。而广东的调结构工作,实际上是与“双转移”战略的实施息息相关的。由此可见,即使今年下半年广东经济面临筑底回升的良好机遇,也应该“两条腿走路”,加快推进“双转移”战略实施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