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战略转型


实现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战略转型

 

2012-07-24 11:11:29 来源:中国经贸http://www.cbusiness.cn/article/jmsp/jmspswzh/201207/1206464_1.html

 作者:陈柳钦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是制造业中的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其他产业的竞争力,决定着各国现代化的进程。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石油行业的支撑性行业,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石油石化工业发展进程。先进的装备是勘探开发水平显著提升和炼油化工各项工业指标持续优化的前提和保证。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在为其提供技术装备保障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集装备研发、制造、服务、内外贸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产品涵盖物探、钻井、测井、油气开发、井下作业、地面工程、管道运输及炼油、化工等各领域所用装备和工具,基本满足了国内油气生产的需要,部分产品还销往国际市场。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全行业资产总额由674.16亿元增至2005.6亿元,其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标志着石油石化装备制造行业技术水平的1.2万米陆地石油钻机、122米自升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30万吨的浮式储油轮(FPSO)、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等重大装备实现自主制造;相继研制成功了世界最大的2000吨级加氢反应器、石化行业“三大压缩机”、6万M3/h大型空分装置、大型乙烯球罐等重大产品领先国际水平的装备也相继出现。其中,1.2米超深井钻机打破了国外垄断,跃居世界前列;“海洋石油981” 海洋钻井船使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梦想成为现实……    

    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瓶颈    

    在光鲜的数字下,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同样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和发展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多而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多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石油钻采专用设备行业限额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近700家,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企业数量多势必导致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和技术力量的分散。    

    重大石油装备攻关跟不上石油石化生产技术发展需要  

    生产技术进步与装备技术开发脱节,在重大装备软件技术开发上差距较大,装备技术开发跟不上石油石化工艺技术发展的速度,工艺与装备开发脱节,重工艺、轻设备的现象仍然存在。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行业研发力量薄弱,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企业研发力量分散,缺乏装备研发的整体策划;在科研立项、成果转化、系统成套、现场试验、信息反馈等方面存在脱节现象。    

    国产化率低  

    目前,我国石油石化行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仅占1/3,国产装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不到60%。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这一比率更低,特别是高新技术装备、微细加工设备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装备中技术含量高的相关配套产品也大量依靠国外供给。     

    为此,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粗放式发展模式,路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路径一:强化科学引导,完善功能布局    

    进入“十二五”,作为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主要推动力量和强大的方面军,石油、天然气和石化工业都将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从而为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带来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高成长性的发展机遇。不容置疑,这正是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应明确重点支持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基本形成以总体规划为总纲,以产业专项规划和区域布局规划为两翼,以行业龙头规划为支撑的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框架体系。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发展规划,拓展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空间,完善其功能布局,为全面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供规划保障。    

    路径二:发力高端制造,实现战略转型    

    高端制造业不仅是振兴中国制造业的契机,更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长期以来,我国石油装备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技术含量低、产品重复率高等诸多问题。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继续停留在常规石油装备设计和制造的企业,注定要遭到市场淘汰。不仅如此,高技术含量的装备产品也是石油企业应对日益复杂的地质地层变化的客观需要。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复苏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石油和石化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迫切需要石油和石化装备产业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为提高石油和石化工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的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高技术含量、高技术性能、高附加值驱动、高技术成果应用的价值链高端竞争。高端竞争将主导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重新布局,成为未来发展的“总引擎”。向高端制造业大力延伸,瞄准高端,抢占高端,从高端寻求突破,已成为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摆脱传统模式,向新型现代化模式转型发展的战略聚焦点。因此,石油石化装备类企业必须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好机遇,通过深化改革,在体制上突破瓶颈,打破垄断、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以逐步适应装备制造业集团化、集群式发展趋势。为我国石油石化工业走向世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撑,力争跨入世界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强国行列。    

    路径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    

    首先,要树立勇于自主创新的信心,以最大的决心培育创新能力。脚踏实地地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来。    

    其次,要加大对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在国家科技资金中设立石油装备科技专项,重点支持石油装备创新平台建设。    

    第三,加强协调,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制订和修订有关标准,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为石油装备自主创新提供保障。    

    第四,加大石油装备行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力度。用先进的技术来改造、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工业,有重点、分步骤地将先进技术运用到重大技术装备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中,让高水平、高效益的技术在重大技术装备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要合理选择创新方向和创新模式。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要基础装备,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和自主制造。    

    第六,要大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为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路径四:致力国产化,提升国际话语权    

    虽然我国已跻身于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大国行列,但大而不强的矛盾还在困扰着行业的发展。在高端装备领域,40%的大型石油石化装备依然要靠进口,石油石化设备进出口总体仍存在巨额逆差。    

    长期以来,国外高端石油装备技术垄断我国市场,而且对我国变相实行封锁。所以,我国必须依靠自身的实力进行研发,只有自行设计、自主研发的产品才能够真正保障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才能够保障中国在国际石油装备行业的话语权。    

    “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明确了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将通过实施创新升级战略,加速大型石化和石油钻采等装备的自主化进程,把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等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列,形成装备制造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能源局也正在重点组织和实施天然气液化、海洋工程装备的国产化工作。    

    只有大型成套装备实现国产化和自主化,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对国外技术与大型装备的依赖,促进石油和石化工业健康发展,掌握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话语权。因此,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要抓住机遇,继续努力,重点要完成尚未实现国产化的石化装备的攻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路径五:拓展海外市场,寻求发展空间    

    当前,世界石油行业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由于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刺激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油气勘探开发,形成新一轮石油投资高峰。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产业的快速发展,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也取得长足进步,一些产品逐步赢得国际市场认可,我国石油装备出口在数量、质量上也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据统计,装备制造业对全国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超过25%,对外贸出口的贡献率超过50%。    

    目前,世界主要原油生产国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大多不具备石油装备的制造能力,长期依靠国际市场采购。数据显示,从出口的不同区域看,来自美国、独联体国家、拉美和非洲的订单占据了全部出口额的90%以上。其中,独联体国家、拉美和非洲都是产油量较大而相应设备生产能力较弱的地区,预计未来对中国钻采设备的需求仍然会稳步增加。如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利比亚、埃及、也门、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都是产油大国,也是石油装备的需求大国。    

    中国的石油装备在价格上具有优势,普遍低于国际价格。一些用量较大、技术难度相对不高的设备,如井口装置、采油树、抽油机、潜油泵、石油工具、石油管材等都是我国成熟产品,多年来持续出口,目前正在争取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我国油气上游领域的石油钻采设备在全球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出口远远大于进口,不仅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还能出口到发达国家。今后,石油成套设备出口是主攻方向。    

    由于我国原油产量不会有太大增长,而石油装备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却远远超过国内实际需求量,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市场。展望未来,出口将成为我国石油装备设备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路径六:坚持走“绿色制造”之路    

    为了加快节能减排,我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要下降40%~45%。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石油石化装备行业在我国完成好节能减排目标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将成为节能减排的主力。预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仍将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从而要求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要在现有基础上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    

    新的更大发展绝不是传统模式下的粗放式发展,而是在转变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前提下的集约式、低碳型发展。这就对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那些碳排放超标,投入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产品和服务必须严格加以限制,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使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快速提升和优化。    

    因此,“十二五”时期,石油石化装备产业要紧紧围绕国家环境治理和行业节能减排任务,以企业为主体,依靠自主创新,突破能源、资源、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制约,以重大环保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为重点,通过科技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为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张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