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高农业竞争能力


  大丰市拥有滩涂138万亩,其中潮上带98万亩、潮间带40万亩,另有东沙辐射沙洲83万亩。是亚洲面积最大的一片滩涂湿地,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全市海岸线长112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11.7%,以每年50多米向东外推,每年新增土地2万多亩,千年之间,向东淤长60公里。大丰的农业史,就是一部沧海变桑田的垦殖史。昔日的海涂荒滩,已成为美丽富庶的鱼米之乡。

  大丰沿海发展盐土农业,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特色优势明显,前景十分广阔。在盐碱地上直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加工业,已在大丰探路成功,这是打造盐土高效农业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6月2日以《巧用盐碱滩,种出新产业》为题,专题报道了大丰发展盐土农业的做法,引起全国关注。

  一、发挥滩涂优势,培植盐土新兴产业大丰市依托独特的盐土资源,大面积种植海水蔬菜、进行海水养殖、海产品深加工,并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围绕滩涂盐碱地发展盐土农业,先后承担国家、省科技项目20余项,与中科院植物所、清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建立了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农业跨越发展之路。

  1、耐海水蔬菜产业亮点纷呈。海水蔬菜是天然绿色的“黄金搭档”。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海水蔬菜除含有普通蔬菜所含的各类营养成分外,还富含人参皀甙、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元素,市场前景广阔。大丰已经建立起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产品销往上海、浙江等地,新兴市场正在全力开拓,年销售达2000多万元。

  2、高效畜禽养殖产业加速推进。畜牧业是大丰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目前大丰沿海常年饲养生猪150万头、家禽3600万羽,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大户11000多户,上海光明集团、广东温氏等一批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后落户大丰沿海滩涂。上海光明集团在海丰农场建立了生态型高产奶牛饲养、优质奶源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占地5万亩,年产沼气1200万立方,年发电2000万度,年产有机肥 16000 吨。

  3、“风光水”产业异军突起。大丰沿海有海淡水养殖面积65万亩。“风光水”产业崭露头角,以中电国际、龙源公司、金风科技风电产业园为龙头,发展沿海和东沙风电场;产业区内形成了异育银鲫养殖、斑点叉尾鮰养殖、黄泥螺增养殖等十大规模养殖基地。建成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水产养殖为一体的“风光水”特色产业园区。

  4、生态旅游产业蓄势待发。大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被列为世博旅游专线。7月30日,由中国德力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大丰投资建设的长三角海洋湿地森林旅游度假目的地项目在上海德力西大厦签约,该项目计划总投资40亿元,建设周期4至5年。该项目坐落于大丰林场,项目包括长三角精英休闲度假基地、长三角国际养老基地、国际医疗康复中心、长三角水上运动基地、长三角动物竞技场、万国植物园、湿地文化博览园、生态农业体验园等,建成后将成为国家5A级景区、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二、强化支撑引领,打造盐土特色产业大丰市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和模式,按照“区域抓特色、加工抓龙头、生产抓基地、销售抓窗口、产品抓品牌、发展抓项目”的思路,全面推进盐土农业提档升级。全市年销售额超5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70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3家。通过龙头支撑,辐射带动,全市盐土农业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

  1、科技支撑。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将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实施名牌战略,走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发展路子,研究开发一批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特色明显的农产品,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竞争优势。丰收大地加强盐土农业产学研合作,2008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唯一以盐土农业命名的江苏省盐土农业科技园。江苏晶隆海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1.3万亩滩涂盐碱地资源,与中科院植物所合作承担了国家“863”计划海水蔬菜科技项目,目前已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晶隆”牌海水蔬菜荣获全国农产品“十佳蔬菜”品牌称号,产品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海水蔬菜生产基地被命名为“江苏省海水蔬菜科技示范园”。

  2、构筑平台。加强农产品销售平台建设,为广大农民搭起了坚实的农产品销售平台,确保全市农产品顺利流入市场,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盐城市东沙紫菜交易市场拥有交易仓库4000平方米、紫菜交易大厅3500平方米,是整个盐城地区的紫菜销售平台,连云港雅玛珂公司、上海高冈屋公司、深圳美好时光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紫菜二次生产厂家纷纷前来竞购,年交易干紫菜10万箱,成交额1亿元以上。除了在丰收大地建立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资农机市场外,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建立了大丰直销区,为大丰名优农副产品的销售构筑了新的平台。

  3、外向发展。进一步调整思路,大力扶持出口总量大、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出口加工龙头企业,在巩固发展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扩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和加工制成品出口,促进外向农业发展。国家级龙头企业、江苏省渔业现代农业示范区江苏宝龙集团成立10年来,累计出口创汇3亿美元,宝龙龙虾占全国龙虾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集团先后在大丰、东台、湖北的宜昌、洪湖以及安徽六安等地建立了龙虾养殖基地和鮰鱼养殖基地,年亩效益达3500元,带动农户近5000户。

  4、合作带动。围绕完善产业化经营、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等形式,以合同、订单、二次利润分配等多种合作形式建立利益连结机制,加强了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促进了企业和农民“双赢”。盐城温氏公司2008年落户大丰,总投资2.7亿元,配套建设种鸡场2个、种猪场3个、饲料厂1个。项目建成后,年可上市肉鸡3000万羽、肉猪30万头,带动合作养殖户3000户以上,每个合作养殖户年获利在3万元以上。大丰市金鹿渔业合作社拥有5万多亩精养水面及年产30万吨的饲料厂,有成员105人,年销售收入近5亿元,被省委农工办、省农林厅授予“全省2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被省农委认定为首批省级示范社。2010年1月,合作社获得到华厦认证中心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大丰第一家获得HACCP、ISO9001认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创新发展机制,做强盐土优势产业面向未来,大丰将抢抓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加快突破盐土农业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双百亿元的盐土农业。充分放大自身特色优势,聚焦园区,集聚要素,做大存量,做优增量,做强龙头,加快发展,全力突破,努力增强错位竞争实力,把大丰盐土农业发展成为江苏沿海开发和江苏现代农业的新亮点,在特色竞争中异军突起。

  一是以盐土大地农业科技园为龙头,引领盐土农业发展。大丰市盐土大地现代农业科技园,计划总投资4亿元,规划建设面积1万亩,其中核心区 3000亩,主要包括盐土种植业、耐盐林果、盐土养殖业、盐土牧业的生产示范区、盐土农产品加工区、科技研发区、生物质新能源研发孵化区、盐土文化及科普培训区、综合服务区等六大功能区。重点建设盐土农业科技馆、科技研发中心、种植示范中心、精深加工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一馆四中心”。搭建盐土农业研发平台,建立盐土农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种质资源库,招引各类科技人才,培育海水增养殖、耐盐植物、海洋药物、海洋食品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利用浅海、潮间带、沿海滩涂、盐碱地等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大发展,全力争创国家级盐土农业实验区、示范区。以发展高效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加工业及旅游服务业为重点,把沿海滩涂建成盐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旅游观光农业基地。

  二是用抓工业的办法,助推盐土农业发展。围绕沿海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与产业化开发,开展品种、技术的集成创新与转化,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壮大一批特色产业、做强一批优势产业。围绕做强产业,突出奶牛养殖、海水蔬菜、海产品加工、生猪养殖、耐盐能源作物,前延后伸,拉长产业链,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联系紧密的产业链。依托海丰奶牛养殖加工、晚庄和锦丰生猪养殖等重特大项目,加快建设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突出宝龙现代高效渔业示范园区建设,新建万亩虾、稻轮作养殖示范基地。新建国家级斑点叉尾鮰良种繁育中心。突出招商选资,抓好丰收大地、盐土大地农业示范园区、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等一批农业观光生态园区的招商开发,做亮做精做特盐土农业。有机融合第一、三产业,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科普、体验、生产、购物于一体的盐土农业旅游观光带。加快海丰生态奶业项目建设速度,确保行业领先,打造大丰生态奶业特色产业。加快海水蔬菜产业化开发,研究开发海水蔬菜保健休闲食品、海芦笋共轭亚油酸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做大做强江苏宝龙集团、江苏瑞达海洋食品、奇港食品等一批规模较大、产品档次高、出口能力强的龙头加工企业,实现扶龙头、带基地、联农户、增效益的目的,力争实现农产品加工出口额超亿美元。

  三是建立高位协调机制,推进盐土农业发展。建立正常的协调会办工作机制,协调解决盐土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研究盐土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支持和推进盐土农业加快发展。以大丰港农业总公司,进行融资运作,重点发展盐土大地农业科技园。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建立契约型、返利型、合股型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连接,发展订单农业,探索和建立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户紧密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机制。制定盐土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对投资盐土农业开发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财政政策扶持,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安排上给予优先考虑;鼓励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对盐土农产品的研究开发,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