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独立”吗?


  在媒体上,谢国忠教授常常被谓之“独立经济学家”,为何会有这个称号不得而知,不过除了他那一贯唱空的“独特”言论之外,看不到他有其它什么“独立”。

  当然,说谢教授“独立”,无非是对应于某些“不独立”的所谓学者来说的,那些“不独立”的学者之所以不独立,无非是说他们说出的话具有“官方”性质。但不听命官方而说话就“独立”了?

  谢教授以长期看空经济走势为特点,以至于被誉为“空军司令”。市场上分为“多”“空”双方,这多空双方本来是合作者,是朋友,互相投其所好互通有无,却被许多人误解为是对立的双方。如果有人声称“独立”,至少是站在多空双方中间吧?应该是以撮合多空成交为己任(这经纪人就可以了,何须经济学家?),现都变成“空军司令”了,站点显然不在中立位置,何谈“独立”?

  据某媒体报道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mssd/20120730/6838090.shtml,7月29日上午,谢国忠再耍“空军司令”的威风,在厦门大学EMBA鼓浪屿名家论坛上发表“当前国内经济前景与展望”主题演讲,在论坛上,谢国忠就当前全国经济走势以及国际经济发展走向做出全面剖析,当谈到房地产领域时,谢国忠抛出“千万别买房子,有空房子赶快卖掉”的观点。

  谢国忠指出,中国人普遍存在侥幸心理,以前炒股市,现在炒房地产,相信房地产会报复性的涨价,增值空间大。

  但是,“房子千万别买,手上有空房子赶快卖掉。”目前市场形势有点转变,可以赶快出手卖掉。如果以房价与收入比算的话,中国的房价在全世界是最高的,香港的房价也高,但是房价收入比是15倍,而发达国家只有6倍,但是中国的北京、上海最高已经达到二三十倍。

  另一方面,谢国忠认为中国目前的存量房都不止180亿平方米,现在在造的有38亿平方米,开发商手里的地可以再造30亿平方米以上,地方政府上的地还不少,加起来还有100亿平方米。

  买房子的话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是租的出去的房子才考虑,第二个房租回报率才考虑。中国没有那么多人,人口下降,那么房地产一去不复返,房价永远是下降的,2020年已经不远了,2015年中国社会将进入老龄化阶段,到2020年人口将会下降,现在没有必要去买房子冒险,不要做发财的梦,现在把房子卖了一辈子开心。

  真不知道谢教授是糊涂还是装糊涂,买卖本来是市场上同时并存的,不存在只卖不买或者只买不卖的市场,一方面劝人不要买房子,一方面却劝人赶紧卖掉房子,这其中的自相矛盾谢教授果然不知?

  “不要买房”+“赶紧卖掉”=?既然劝人不要买房,那么,那些听谢教授良言而赶紧卖掉手中房子的人又该把房子卖给谁呢?看来只有卖给那些不把谢教授“房子千万别买”的劝解当作耳旁风的人了。也不知道谢教授是想让听众听话还是不听话。

  所有对市场走势的分析预测都经不起推敲,都是废话。谢教授的这番劝告,和证券市场上那些天天或唱多或唱空的评论师的废话何等相仿!证券分析师一会儿说某某股票该出手了,却不说什么人该接盘,一会儿说某某股票该建仓了,却不说建仓的股票从何而来。

  谢教授说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存量房面积为280亿平方米,这个观点的确有个性,但不知道房子面积多余的标准是什么。

  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要说起住房的刚性需求,“七尺”应该是个界限了,就像香港政府提供的鸽子笼公寓那样,仅仅有一张床大小面积。而事实上,除了这些住政府提供的鸽子笼之外,其余的人居住面积的需求都属于非刚性的,现有的房地产市场都是属于改善型需求支撑的。如此说来,280亿平方米分给13亿人,单此一项就人均N个“七尺”了,房地产不是调控不调控的问题,而是早该彻底取消了。

  不过,对住房的需求自古都没有局限停留在“七尺”水平上,广厦还是被造了“万间”。市场上,交易双方的“理性”不容玷污,他们知道彼此应该如何合作,广厦造几间、交易价格几何,造房者心中有数,买房者自有尺度,何须外人担忧?经济学人必须学会克制自己做理性裁判的冲动。

  市场是两个私有者自主处理两种私有物的所有权关系的地方,本身就应该是独立的,除非废除私权力。而独立的市场理论上无须外人干预甚至无须评说,不管是否号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