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企业家老大”


  
       “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理念再次引起与会经济学家、企业家的热议。大家一致认为,湖北提出的这个理念,将会有力倒逼投资软环境的建设,以抓住千载难逢的“黄金十年”。

      关于尊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法兰西学院院士阿兰·佩雷菲特曾作过经典论述:发展首先是价值选择,尔后才能转变为经济增长。商人是被尊敬,还是被鄙视,决定了经济发展的位次和质量。

      事实上,佩雷菲特并非第一个认识到“商人的力量”的人。当年,荷兰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货栈”,英国之所以能率先实现“经济早熟”,皆因他们推崇商人的价值,发出了“向商人致敬”的号召,并不断鼓励、协助商人,把商业扩大到地球最偏僻的地区。

      尊敬商人,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在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在培育尊商环境,在扶持企业发展、在营造尊商氛围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不容替代。

      尊敬商人,不是要政府给商人特权和特殊的优惠政策,而是要培育一个人人可以公平自由经商的环境。仅有特权、优惠政策而无规矩,并非企业家所需要的“环境”,良好的软环境是让企业家感到安全、感到经商成本最低的环境。   

      尊敬商人,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渗透到他们的经营实践中,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对位的支持政策、营造具有生产性的发展环境。现实中,许多地方政府领导更多是“拍脑袋”做决策,“拍胸脯”搞支持,最后因出台的政策与企业的需求错位,不得不“拍屁股”走人。

      尊敬商人,不能仅把商人当工具。有些地方,需要政绩的时候尊重,不需要的时候冷落;企业向好的时候尊重,向坏的时候轻视;规模大的时候尊重,规模小的时候忽视;经济上行的时候尊重,经济下行的时候轻视;与自己价值取向一致的时候尊重,不一致的时候打压。实际上,这些都不是真正把企业当“老大”。   

      尊敬商人,不能“一届市委一个号,一届政府一个调”,而是要政府提供可持续的优质环境。香港之所以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乃因香港是个法治政府,在这里办事,是规矩而不是按人办事,人换了还是要按规矩办事。

      尊敬商人,还要政府做到不请不到、有请必到。不请不到,即企业不请你到企业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你最好不要“越位”,骚扰企业经营。有请必到,即企业有请求,你不能“缺位”,忽视企业诉求。同时,在企业想不到的地方,对政策不了解的地方,政府还得想办法“补位”。

      尊敬商人,不能仅停留在政府层面,在作家的文章里,在记者的作品中,在社会的价值观里,在普通人的脑子里,商人都应该是被尊重的对象。概而言之,尊敬商人更应该是个立体化、系统化的社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