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名制和安检看铁路客运管理效率上的倒退
2012年7月31日
最近一两年火车票购、退票和去火车站接、送客人所遭遇到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让我很想对中国目前的列车运行管理模式进行批评。有时候觉得真的很糟糕。
网上关注类似话题的言论,多如牛毛。而中国铁路的负面形象,最近些年也的确没有消停过,屡屡爆出严重问题。这不,温州动车事故的余波还未消去,天价宣传片又牵出夫妻贪官黑幕,还牵扯到著名导演张艺谋,深挖下去恐怕还不止。说到张艺谋,他在中国大陆颇具影响力,但其近年来导演的影、片(包括2008年奥运开幕式)的假、空和华而不实而深受公众诟病。于公众而言,在奥运开幕式这种国际舞台上的造假(假唱)以及人们对张艺谋其它问题上的疑窦,让公众有理由深度怀疑张艺谋的诚信。当然这与本文主题无关,就不多言。
7月中旬,有机会在台湾坐火车一次,从新城(太鲁阁)出发至苏澳,约50分钟,虽然时间短暂,但感受颇深。印象最深的就是其运行管理上的效率和坐车秩序、规则上的一些人性化警示。效率自不必说,犹如坐地铁那么方便快捷,而有关乘车秩序的人性化警示主要体现在简洁、生动、通俗和图文并茂的“站车秩序”(如图)告示上,成人、小孩都会有兴致、趣味去看这些规则并很好地理解它、记住它。在中国大陆的火车上也有类似规则(或“注意事项”),但缺陷是规定繁琐,密密麻麻字又小,不凑上去根本看不清,且过于书面化,晦涩难懂,根本就记不住,而小孩子更不会有兴趣去看这些守则,没有做到像台湾的火车那样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所以在中国大陆,有规则也像没规则,因为无人有耐心去看,这样冗长、繁杂的守则很多人也看不懂。当然我们远不止火车守则是那样冗长乏味,可是有人一天到晚呼吁强化制度建设,其实那是废话,中国拥有差不多是世界上最完备的制度架构,但中国的制度问题不在制度文本本身,而在诚信意识、法治意识、人本意识、制衡意识以及制度的执行力等国民意识和对公权力的制约力上。倘若国民和执政精英没有这些国民意识和制约力,制度也一定会是恶制度。
我对中国铁路管理上的低效率有切身体会,而这种低效率性从管理的角度印证了中国铁路建设发展中的弊病和铁路腐败问题。作为一个普通公众,我能感受到的铁路低效率问题有三个:火车购、退票的实名制问题、火车安检问题以及乘车秩序规则的问题。第三个“乘车规则设置”问题如上所述,主要是缺乏细致、耐心和人性化,这里不多说。
实名制购票退票实际上带来两个后果。其一,加重了旅客的负担,特别是退票也要身份证或复印件,实名制让相当一部分需要请他人代为订购车票或退票的旅客带来额外负担,如手续的繁琐、购票退票时间的多耗,给旅客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其二,实名制掩盖了铁路系统的腐败和管理上的低效率问题。实名制的主要出台背景是黄牛党问题,然而,谁都知道铁路系统内部的某些不法人员才是最大的黄牛,因为没有与铁路系统内部人员的合谋,黄牛党不可能倒腾出那么多车票出来。但是,铁路系统内部人员的违法或非法行为,属于腐败问题或铁路售票体系上的管理问题,实施实名制实际上是通过加重普通旅客的负担,来替代“对腐败的治理”和替代“改善对铁路企业的管理”,就好比警察维护治安不力,或不作为、或失职,我们的责任方不是去强调警察队伍建设,而是把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加诸在每位普通居民身上,号召手无寸铁的普通居民去“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是个人行为,每个人基于他自身的意愿可以去做,但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是警察的本职、天职、公职,普通公民在犯罪分子特别是持械犯罪分子面前是弱者,我们的社会不能号召一个弱者去对抗一个强者,他们需要的是警察和其他国家机关的保护。黄牛党倒票问题治理问题,道理如是,铁道部不能通过加重顾客的负担来转嫁黄牛党治理不力(实质上是内部腐败治理不力或管理的低效率)的后果。所以,出于减轻旅客负担的考虑,实名制可以在网上或电话订票上实行,但窗口购票或退票不宜实行。
保证铁路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对旅客的安检。问题是,现在坐火车的安检,就像乘坐飞机一样,让通常是长途旅行的提溜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不堪重负;这还不止,最可恶的是,许多火车站堵塞了亲友进站或进候车室去接、送客人的管道。以重庆火车北站为例(据说全国都如此),火车站竟然取消了站台票,禁止无票人员进入候车室。有一次我询问说假如有老年人、或带有小孩子坐车来,不让接、送车怎么办?火车站工作人员回答说可以雇佣火车站搬工去接送。是啊,这倒好,铁路系统又开辟了让旅客再掏口袋的一个盈利途径,可是,让顾客又多花几十块钱还不说,我想问的是,火车站和铁道部有何信用、有何救济制度能让我放心一个唯利是图的陌生人去接我的亲人?就算放心让你去接,恐怕电话费都要遭好几块。不要说老人、小孩、妇女,就是成年男人,也完全可能因行李问题而需要有亲友接送啊。铁路运行管理效率上的严重倒退可见一斑,他们只图自己的方便,完全不顾旅客的感受和负担(经济负担、心理负担和身体负担),毫无人性。
可能有读者会争辩说,这样严格安检也是为了保证旅客安全。不错,我承认,但我要问,从横向比,中国台湾、美国搭乘火车为什么不用那样严密控制?人家那里没有闹翻天吧?他们是怎么做到乘火车安全的?从纵向比,五年前、十年前的铁路没有这么严格安检,允许买站台票接、送亲友,不也好好的吗?有哪件列车事故是买站台票的人或其他接送亲友的人干的?就重大安全事故而言,谁有更充足的证据证明今天火车站这样近乎没有人性的控制、监视,真的比十年前更能保证火车安全、或者让旅客感觉到比以往乘车更安全了?至少我的感觉不是,我只感到比以往更厌烦、更繁琐,我从上大学开始每年都在频繁地搭乘火车或接送亲友,近年来也的确感觉到火车上的扒手少了许多(可能是没有空调的绿皮车大量减少、蓝皮或红皮的空调车或动车增多的缘故),但比起以往,今天我感觉到购、退车票更繁琐、更费时,而在火车站接、送客人时所受的气更多。
如果说,今天坐火车比十年前要更严格安检是必须的,那也只能说明今天的社会治安形势比十年前更糟糕了,如此,那原因可复杂了,单纯的控制、监视和强化安检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因此,绝不应该让诚实老百姓多受罪的方式来转嫁社会矛盾。我在想,再这样下去,过不了多久,坐地铁、坐公交车恐怕也要实名制了,坐公交车也要安检了。
当然,我说归说,我改变不了什么。但作为一个思考者,我深深感觉到,这十来年中国的社会治理方式几乎没什么创新,就是一个字“堵”,就像前不久有关“网上制造和传播政治谣言,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现行体制的,轻的警告,重的打击”等言论一样,除了“堵”,就是“打”之类的暴力,很多人脑海里丝毫没有“疏导”、“对话”、“饶恕”等概念,难道我们中国人不知道越堵越容易决堤、以及越堵决堤后的冲击力和危害更大吗?历史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