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觉醒驱动品牌转型
文 | 袁海云 《地板专家》杂志总编 品牌中国木竹家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伟大设计师邓小平说,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朴素的理由。33年的改革大潮滋润了中华大地,唤醒了中华自尊。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搭上时代顺风车,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已经成为更多中国企业家朋友们共同的人生理想。
人生没有坦途,圆通邂逅美满。“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的历史征途从来都是因为企业家的智慧转型而更加精彩。
面临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企业家曾经的成功经验受到极大挑战;外部不确定性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也带来了企业家的安全感缺失;微博化生存环境直接考验着企业的诚信底线;社会变迁逼迫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友好型品牌诉求催生着企业的人文复兴......
境随心转,瞭望中国经济
纵观中国经济这几年,品牌界同仁有这样的总结:历经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2010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较平稳发展态势,充分说明世界上最朴素的规律和常识永远存在,守好本分就是守住机会。同时在中国的商业格局下,企业发展的速度至关重要,过程中还要求企业要有持久的自我革新能力。2011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在失重,代表中国经济“重量”的金融企业的市盈率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第二个是“分化”,整个中国的分化仍然在加剧,差距不是变小,各类差别如国企和民企、城乡等等仍然在加剧。第三个是“微力”,微博的力量让微力汇集渐成威力,企业面临全新的舆论生态。体察人类都在为之“颤抖”的2012年,科技创新已经更加实实在在的改变生活和商业模式,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未来发展趋势就是这样,科技创新发展到了每个人都必须创新自己、改变自己,否则在这个社会都难以立足。再看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发展,过热的社会必然面临各方面的休整调理,民众从焦躁到平静的过程孕育着传统文化的回归,这会促使国家在文化和教育加大开放力度,因为“一个国家无论经济搞得怎样了不起,学问搞不起来就呜呼哀哉”。群体性的心灵觉醒将会给我们补给强大的内生力和修复力,这将在2012集中呈现。还有一个是我们最应该的关注的——中国社会变迁。这个过程中带来的人口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产业差别等等既可能是危机,也可能是机遇。
义利合一,转型创造新生
世界在变,我们怎么办?世界没有错,如果我们自己不变那就是我们自己的错。怎么变?从观念开始,从心开始,开心智才能通乾坤,境随心转。
激荡30年,国家、社会和企业一样,在完成了原始积累的时候必定进入转型期。就是还要再变。中国制造也要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品牌转型,企业家群体也要从生意人向大公者转型。转型就意味着会有阵痛,阵痛可能才会有希望。痛则新生,就像妈妈生宝宝一样。
那国家转型企业家朋友能做什么?如何继续与时代保持同一节奏,并开启下一个和谐与创意交相辉映的新30年?有三个问题值得企业家朋友们思考:第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社会财富主要创造者,企业家群体在拥有财富之后应思考从富到贵的转型,而忧国忧民和义利优雅是士贵一族的核心品质。这样的转型是企业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因为咱们不喜欢被别人总叫成暴发户;第二,敢于创新善于建言,明明德致良知。企业家历经创业风雨体会人间冷暖察悉社会大德,在微力变威力的全新舆论生态环境下对国家社会可以有更大作为。这是实现企业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途径;第三,作为中国自主品牌建设的主力军,有责任、有必要和政府、中介三位一体,合力推进“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的历史使命。合力探索“产业为本,战略为势,创意为魂,金融为器”的品牌建设新思维。
激荡理想,共享品牌之光
2005年12月18日,张瑞敏、柳传志、李小琳、李书福、李东生、李福成、金志国、高德康、汪海、冯军等近百位中国企业家精英代表在“老中青三代铁三角”艾丰、刘东华和王永组织下,联合发起成立品牌中国产业联盟。联盟自命于推进中国自主品牌群体性崛起,为实现“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历史使命而奋斗。
2007年8月8日,为了给中国自主品牌搭建展示交流合作的全国性平台,联盟学习国际奥组委和达沃斯论坛的运营理念和形式,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侯云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等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支持下,首届中国品牌节在北京成功召开。至2011年,共成功举办5届中国品牌节。主题分别为“和谐成就中国品牌,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2008,点燃中国品牌燎原之火”、“提振中国信心,提升品牌价值”、“回归与跨越”、“诚信与创新”。
2012年8月8日,主题为“转型与驱动”的第六届中国品牌节将如期举行。如果说前五届中国品牌节主要是向中国品牌界提出了了关于品牌的观念、概念,那第六届中国品牌节就转型到提供更多的品牌落地之声。
2012,我国的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但同时各种矛盾的积累也到了可以窥见规律之时。2012,随着社会转型企业经营和品牌建设也将进入深水区,阵痛期,如何研判大势扑捉新商机?企业如何与政府和中介重建新关系?如何应对现实的成本压力和悲观笼罩的市场心态?如何构建与消费者、合作伙伴以及内部员工联合创新,共享荣耀的新思维和新机制?如何让企业家更有安全感?谁又是当下最具期待的品牌榜样......
转型与驱动,让我们重新梳理传统与现代。第六届中国品牌节,为品牌思想正本清源,为品牌行动探雷助威。
欢迎家居企业家朋友关注、建议、参与第六届中国品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