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上的“在职人员”,你属于哪一类?


赛场上的“在职人员”,你属于哪一类?

 
奥运季,体育赛事是最大的话题。有人看得热泪盈眶,感动不已。有人被运动员身上的爱国精神所折服,有人为让球风波唏嘘不已。于我而言,这次奥运会折射出了不同的职业立场和职业态度。
 

(一)选手类型

赛场上的选手,在我看来,与职场中的员工无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新手型
 
孙杨打破世界纪录,获得游泳金牌,扬名天下。大多数人不知道孙杨这之前已经有过一次奥运经历,四年前参加北京奥运会,夺得了1500米自由泳第九名成绩,而当时的焦点都聚焦在其师兄张琳身上。
 
 
实力型
 
林丹霸气延续,力挫世界排名第一的李宗伟,成功卫冕。林丹从上到下洋溢着一股阳刚气,每次上场都要怒吼一声,压倒对方。
 
当然霸气不是喊出来的,更多靠的是实力。
 
炒作型
 
刘翔还没开始比赛,其新闻便在网上铺天盖地,其教练又在放风“伤病未癒,比赛结果很难说,但是对刘翔有信心”这种为退赛作铺垫的消息,很多看客都在坐看这次刘翔又怎么"演出"伤心告别赛场的把戏了。
 
话说有哪位奥运冠军没有伤病?刘翔此刻炒作伤病,赢了是带伤拼搏,败了是运气不佳,如此讨巧炒作,全然一派娱乐圈的套路。
 
弄虚作假型:
 
李永波让球风波,吵得沸沸扬扬,以致游泳选手叶诗文夺冠后,外国媒体对其死缠烂打,喋喋不休盘问她有没有服用兴奋剂。弄虚作假,投机倒把,从短时间看似乎很有效果,但是长远看,他伤害的不只是个人还有团队。
 

(二)赛场与职场
 
 

这四种类型选手不只存在于赛场中,也存在于我们的职场里。在这里,我想以奥运的视角来谈论职场新手。
 
初入职场的我们,无可否认,拥有无尽激情与潜力,每个人都是一匹潜在的千里马,渴望一番作为。与此同时,大部分人不免心高气傲,眼高手低。有些人甚至不愿意学习和改变,不愿创新,不愿去做分内的基础工作。职场的潜伏期和赛场的积累期一样,是漫长的,乃至是遥遥无期的,因此很多人会埋怨缺乏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转头想想,哪个老板不希望新人倍出,为公司在商场上摘金夺银。而真实的情况是:即使如孙杨这种天才型选手也是第二次奥运会才得以夺冠。在我们崭露头角前,我们需要的更多是积累和蓄势。而这个阶段,更多是公司对你的磨练和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当然有人会熬安奈不住,拂袖而去;而熬出头的人则开始初露光芒。
 
当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帷幕才正式拉开时,初露光芒的职场新秀又是表现各异,有艰苦练习成为实力战将型的,有天资聪颖到自以为是的炒作借口派,也有江朗才尽或好逸恶劳到弄虚作假型。
 
殊不知,奥运冠军从来就不是天生的,伟大的变革从来都不会从天而降。我们机械式的思考、懈怠式的行为只能带来陈旧式的结果。一个企业不会自己前进,它需要有动力,有想象力有魄力的人去推动。真正的冠军或是赢家,也不会坐等下一个伟大变革从天而降,麻木,懈怠,机械式的思考会使他们痛苦不堪,他们会参与其中,并付诸行动!他们已习惯和自己要未来了,他们有一颗冠军的心。
 

(终)
 


12年前,我们在看着一群叔叔阿姨夺冠;8年前,我们在看着一伙哥哥姐姐夺冠;4年前我们在看着我们的同龄人夺冠;此时此刻,我们看着一群比我们年纪小的弟弟妹妹夺冠。职场如赛场,人生有多少个四年?你又将以什么姿态来迎接你下一个四年?

 

博主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biyesheji100 欢迎光临,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