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文化视野下的郧西景阳民歌


汉水文化视野下的郧西景阳民歌

杨洪霞 庹海波 通讯员黄凡 王慧

  “桑木扁担哟,圆溜溜哎,挑起那个担子下扬州哎,身披那个毛毯花布衫哎,走了多少山路哇,拐了多少弯啊,扬州城有没有呀美丽的 七仙女哟……”5月29日,记者怀着敬慕之情,来到郧西县景阳乡骡马店村拜访山乡民歌传承人王光华、王成贵,巧遇景阳乡中心小学几名学 生正在稻场上学唱山乡民歌。
  王光华和王成贵两位老人均已70多岁了,传唱山乡民歌已60余载,兴起时仍爱亮亮嗓子,对着大山喊上几声《号子》或是哼上几句《姐儿 歌》。
  郧西县景阳乡有着“说唱艺术之乡”的美称。生活在这里的娃娃们,不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就捧着当地的民歌精选 唱本,由村里的民间歌手指导学唱山乡民歌。
  在生产劳动、茶余饭后、节庆休闲和民俗祭祀活动中,山乡民歌承载着景阳人的悲欢离合,融入到景阳人的血液里孕育发酵,民俗气息愈 加浓厚。

  一

  “《错传圣旨》、《牵牛游园》、《织女绣十针》、《花园相会》、《贬下凡间》、《牛郎遭难》、《兄弟分家》、《织女想四季》、 《私下凡间》、《牛郎闹五更》、《老牛做媒》……”这是郧西自古吟唱、代代相传的关于“牛郎织女”传说故事爱情民歌选段,它以口头传 唱这种最直接而脆弱的生存方式穿越时空,一路浸润着郧山汉水的气息,积淀着民俗文化的基因,婉转而来……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王光华老人拉着长长的尾调开始唱道:“一张桌儿呃,四四那个方哦,白米那个饭儿哟,放中央呃哟……”这首名为 《慢赶牛》的山歌,是景阳乡农民在吃饭时唱的山歌。歌儿伴着美酒,乡亲们的盛情让记者陶醉其中。酒喝得渐渐多起来,醉意慢慢升起来, 歌声也和醉意一同消长。村里几位老歌手都端来自己酿的陈年“拐枣酒”来敬酒,本来还算宽敞的堂屋,此时略显拥挤。
  天色渐黑,走进景阳乡集镇文化广场,这里热闹非凡,忙了一天的人们,聚集在广场有说、有唱、有跳。
  “哥在这坡妹那坡,中间隔条织女河,面对面来影对影,不知阿妹情如何?”
  “妹在这坡哥那坡,中间隔条天河水,河水几清心几清,河水几长情几长。”
  你一段,我一段,唱的是景阳乡民歌手梁友宾根据郧西丰富的七夕文化传说编写的说唱段子。
  “近些年,郧西打造旅游文化,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结合《牛郎织女手抄本》里的牛郎织女情歌选段,改编了一首新版《牛郎 织女》爱情歌曲,唱给你们听听吧。”说着,王光华和王成贵就开始了精彩的演唱:“美丽的郧西像车城,高楼大厦像竹林。城乡风光无限好 ,天河仙桥世上少。铜牛望月伴星光,猴儿石头沙筑墙。牛郎放牛春桥边,织女下河来洗澡。牛郎旁边偷着看,老牛仙体生巧计。牛郎盗衣藏 花间 ……”
  如今,王光华和王成贵这两位民歌手已在郧西远近闻名,2006年至2011年,他们曾几次参加十堰和郧西举办的民歌大赛,捧回了几个大奖 。

  二

  郧西县景阳乡位于汉江之滨,境内有一条“骡马古驿道”。早在唐朝初期,流放者所带来的宫廷文化与本土文化发生融汇与整合,形成了 一种独特的说唱文化。在当今流行音乐大行其道时,景阳的山乡民歌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景阳的山乡民歌已传唱了近千年,它有着独特的旋律、歌词、风格、体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把这种文化现象称之为“景阳现 象”。
  也许是景阳乡民歌手梁友宾常年走南闯北的缘故,他对景阳的说唱艺术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民歌就是我们乡民的民俗文化,凝结着 流传了几百年的文化精华,我们没有理由让它流失。”
  今年43岁的梁友宾是景阳乡山乡民歌传承人之一,近十年来,他抢救整理了《创世歌》、《牛郎织女手抄本》、《唱英雄》、《单身记》 、《山伯访友》、《二度梅》、《张孝打凤》等近千首古本民歌,以及景阳民间歇后语、景阳民俗等近二十多万字的文字资料。
  这位身材伟岸的农家汉子,对山乡民歌有如此的见解和热爱,着实让我感动。闲聊间,他随口唱出了几句关于农历七月初七夜,当地男女 乞巧拜月时对唱的民歌选段:
  “从小和你交情起,交个合同拜个天,等石生花马生角,海干成田才分离。”
  “哥侬有心妹有心,大家联手齐齐拜,有心相恋成双对,百年偕老永相随。”
  ……
  每逢红白喜事或是重大节日,也是景阳乡最热闹的时候。农民歌手们会准备一箩筐山歌露一手,有号子、山歌、田歌、小调、风俗歌、 灯歌、儿歌等。
  刚出生唱《望月歌》、儿时唱《儿歌》,长大了唱《山歌》,过江时唱《划船歌》,养蚕时唱《桑木扁担》,种菜时唱《姐儿歌》,干活 时唱《号子歌》,出闺时唱《哭嫁歌》、起屋时唱《上梁歌》、待客时唱《迎客歌》、办丧事时唱《孝歌》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景阳乡党委书记李锋介绍说:“近几年来,省、市、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工作者对景阳民歌作了进一步的收集、抢救、挖掘、整理,目前收 集的民歌已有1000多首。”这些民歌中有许多被收录进《郧西民歌集》、《郧西创世歌》等民歌选集。
  近年来,郧西县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七夕文化旅游节,在全县城乡传唱“七夕歌曲”的同时,还把景阳的“说唱艺术”列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目前,郧西正在着手挖掘、整理、保护景阳说唱艺术,鼓励、支持郧西山乡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郧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丽媛如 是说。
  “小麻鸡,上草堆,爹爹抡棍打,奶奶烧水钳毛鸡”,“放牛哥真可怜,早上没有热饭吃,晚上没有干衣穿……”记者离开景阳时,已 是晚上9点多,走在景阳集镇,不时还有三五个携儿带女的村民一边走,一边哼唱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