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运激光


                                                           如何面对高离职率

人的一生中处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选择。小的时候要选择读书,毕业了以后要选择工作,而后又要选择成家立业。我认为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干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享阶段。也就是说正常的情况下,每个人小时候都要去学校学习后天的本领。因为不同学生的智力和努力的程度各有不同,所以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学生成绩坏。学习好的就能上名牌大学,在步入社会的时候自然起点比较高、得到好工作的几率更高些、也会得到社会价值观的普遍认可,必定在中国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文化底蕴。如果一个人第一个阶段没有把握好的话,这个人不一定是一个失败的人。有很多企业家和成功人士并没有较高的学历,但是他们依然能成为让人佩服的翘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把握好了人生的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干,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学好不要紧,那么中年的时候一定要干好,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好好的干,都要比别人努力比别人付出更多,那么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如果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在第一个阶段没有学好,第二个阶段又没有干好的,那么到了第三个阶段他会变的很痛苦。处于第三个阶段的时候是人生的夕阳阶段,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会萎缩,更多的是要享受年轻创造的成果,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有成就,那么年老的时候想享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个人的人生阶段已经处于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已经过去了虽然自己没有把握好,但是我不会过多的去悲观,以免过于悲观会伤害到未来。我认为选择一个工作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这个工作能不能给带来利益,一个是这个公司能不能增长能力。对于一个年轻的员工来说,如果挣不到钱那么能力提高了以后自然会挣到钱,说到底这两个因素是相辅相成的。

在中国有男怕入错行这一说,这句话本身就有并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一个人的意思。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一个正在萎缩的行业,那么这个人已经在行业选择上失去了趋势优势。比如现在国家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而有些自认为知识渊博的人却倾其毕生的精力去研究诗歌,那么这个人不管怎么努力都很难有所建树。这就好像一个在大海上航向的船如果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那么不管风往那个方向吹都没有什么意义。选择公司之前,必须要慎重的选择行业,大的方向都错了,不管你多么的努力奔跑最终的结果不是背道而驰就是偏离方向。喜欢关注企业的人都知道,柯达本来知道数码相机的巨大市场,它不仅没有进入数码市场,反而加大力度宣传胶卷市场,为什么像柯达这样的公司都会选择错误的市场趋势呢?因为他是胶卷市场最大的既得利益着,它不敢革新更不敢革命,那么现在大家都知道柯达已经面临着倒闭的命运。企业选择的是市场趋势,那么个人工作选择的是行业趋势。

一个人如果确定了行业,下一步就是确定公司。每个行业都有龙头老大,有的行业也会呈现出二元竞争的现象,那么如何选择因人而异。有的企业是创新性企业、有的企业是墨守成规的企业、有的企业是大企业、有的企业是小企业,不同的归类标准会分出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又适合不同的人。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跳公司,而不喜欢跳行业呢?因为行业有壁垒,重新跳到一个陌生的行业需要付出学习的成本;而在同行业内跳公司却不需要付出个人成本,反而到了一个同行业的公司在工作上可以很快的上手,可以短时间内确定在新公司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跳公司而不喜欢跳行业的原因。

在一个行业做的很好的员工到了别的行业别的公司,可能会辉煌不再。记得乔布斯当时挖可口可乐的一个高管,这个高管一直没有加入苹果。有一天乔布斯专门找到那位高管促膝长谈,终于用一句话打动了他,乔布斯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是想改变这个世界,还是想卖一辈子的汽水。这句话彻底改变了这位高管的工作观,于是他加入了苹果,到了苹果以后却表现平平没有什么大的成就。这也许就诠释了,并不是每一个都适合所有的工作。那么,有的人会感觉工作很痛苦,如果不从工作的角度说,我个人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工作很痛苦,是因为选择了错误或者是选择了不喜欢。

那么企业如何处理,员工高离职率呢?个人认为如果问题不在于企业,那么该走的员工就让他走,留下反而会让他痛苦。对于他个人来说,每个都会为自己的选择得到结果。当企业和员工无法维持契约关系的时候,一切还是顺其自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