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的“三番两次”奥运退赛表演:别拿奥林匹克精神说事


     

  据新闻媒体报道,中国奥运金牌运动员代表团到访香港后举行记者会,国家体育总局被问到在奥运会的赛前,是不是已经预先知道刘翔的伤势。代表团团长刘鹏表示,刘翔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他也强调中国目前的体育管理制度符合中国国情。

  看了局长大人的这番言论,我不仅满腹狐疑:究竟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对于一个三次参加奥运会,却两次退出比赛(姑且称其为“三番两次”)的运动员来说,如果非要高调的宣称他具备什么奥林匹克精神的话,那么即使不是脑子里进水,也一定是自欺欺人之谈。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问题是,刘翔作为一个名人,更确切的说,作为广大青少年的偶像和励志学习的榜样(最起码在中国是这样),三番两次的进行着退赛的表演,无论如何与奥林匹克精神也是搭不上边的。人们常说,天上刮风下雨不知道(实际上依靠现在的天气预报也能“知道”了),但自己吃几碗米饭是知道的。莫非刘翔连这最起码的、普通百姓都知道的常识都不明白?难道当亿万人民翘首期待自己的偶像能够在奥林匹克舞台上有精彩表演的时候,却屡屡被退赛忽悠,这也能用奥林匹克精神来说事?我们从小就听过那个“狼来了”的故事,但刘翔的三番两次退赛和“狼来了”的故事究竟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如果刘翔因伤不能参赛,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刘翔你不能三番两次的假模假式的登上奥运舞台,却三番两次的以伤为由又退出比赛,以此来欺骗善良的人们,这也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背道而驰的。一句无关痛痒的奥林匹克精神好说,但举国体制的奥运做法,以及奥运会上为了一块金牌而进行的“你死我活”的竞争,虽为同胞,但失意者却连和获胜同胞握手致意这一最基本的风度都没有了,况且地方政府对金银选手的天壤之别的对待,这一切恐怕都和奥林匹克精神无关,而是与金牌背后的巨额物质利益密切相关的。

  虽然市场经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算是市场经济)不再与我们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国人以前善于鄙视金钱)相背道而驰,但市场经济也应该是信用经济,举国奥运体制给国家带来剧增的金牌的时候,无疑也为运动员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这在中国本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对于这些我们善良的人们都能够理解,但局长大人作为强者不能靠赢者通吃的把戏,在获得了巨大的物质利益好处的同时,却又拿所谓的奥林匹克精神来说事,以这样的态度来忽悠千千万万善良的观众就显得太不厚道了。三番两次的退赛,体现的并不是奥林匹克精神,而是尔虞我诈的不讲信用的做法,这样的做法也许第一次能欺骗的了观众,但你不能永远欺骗观众。依靠“单腿蹦”、“吻栏杆”这些类似小儿科的做法,无论如何也和奥林匹克精神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也不可能真正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也许我们真的到了应该反思“金牌再多,我们也不是体育强国”的时候了,这一点连韩国媒体都已经指出来了,我们为何还要装的视而不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