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汪洋荐书
201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推荐王辉耀著《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一些荐书的官员中,留给我影响最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汪洋主政重庆时,推荐干部读托马斯·弗里德曼著的《世界是平的》。2007年2月12日在部分市级单位负责同志读书座谈会上要求“干部‘多一点读书,少一点应酬’,要求部分干部春节期间阅读《世界是平的》一书的第一章”,让重庆人多读书,读好书,使重庆人民尤其是领导干部,少一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少一些吃喝玩乐、多一些知识文化,使重庆这座新兴直辖市不断增加清新的书卷气息,充满思想的活力、充满知识的力量、充满文化的魅力。
汪洋从2007年到广东履新至今,汪洋以多种形式向干群推荐书目,如《世界是平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1992年邓小平南方之行》、《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幸福的方法》、《新论语》、《苦难辉煌》、《解放战争》等等,汪洋荐书虽然发生在重庆、广东,但这些书的内容引发海内外关注,倡导国人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用好书的风气正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干部群众。
古往今来,关于读书的重要性的金玉良言不胜枚举,在当今时代,作为官员,除了用思想、智慧、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外,只有“察民情、懂民意”才能“得民心”,只有“从骨子里有一种平民情怀、平民本色”,才能“思想、言谈及亲民作风中自然流露出来”,唯物主义者对领导人最基本的态度是“是人不是神”,正因如此,每个人的时间、精力、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注定了一辈子都需要读书、学习、体验和体察、思考。有些官员在某些领域决策失误,自负是重要原因,在外人看来是智囊团出了问题,说到底是领导团队知识结构出了问题。
大学毕业后,我曾有幸参观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故居,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卧室、书房大都是书,据说均保持毛泽东主席当年生活、工作时的原状。我当时想,不少人一辈子吃的、住的东西远超过一代领袖,但他所读的书远远不及毛泽东,这可能的是伟人与常人的重要区别之一。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人们很喜欢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在西部某些城市,笔者见到宽敞明亮的新华书店读者寥寥无几,但在深圳就不一样,很喜欢深圳“会读书的人也会赚钱,会赚钱的人也会读书”的氛围、环境,生存发展逼迫你不断学习!谁掌握新知,谁拥有最新的技术信息并加消化吸收,在继承综合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城市、企业和人就会充满活力,深圳书城几乎每天求知、求学的市民络绎不绝,深圳的快速发展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市民总体素质的提高,这就是深圳的希望!
有人言:19世纪靠军事改变世界,20世纪靠经济改变世界,21世纪则要靠文化改变世界。国家、地区之间,10年比的是经济,50年比的是制度,100年比的是文化……,也有人说,学历代表过去,财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将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所长米勒教授指出:“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而人才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掌握某一个领域的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互补的人才团队。21世纪,不是看你口袋里有多少钱,而是看你脑袋里有多少知识,看你怎么会运用知识去改变自己、自我改变。
2009年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到了全党面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曾要求干部“必须根据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加强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训,开展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知识的学习,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提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并强调“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优秀的书籍凝结人类文化知识的阶段性或战略性成功,读书就是吸收、消化、运用这些成果,优秀的人才是知识活的载体。汪洋说,广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人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研究人才理论。人是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承载着科技知识的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世界各国的发展印证了这一客观规律,美国之所以“二战”后能够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就是因为吸收了大量世界尖端人才。广东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在制造业上把香港的人才优势和广东的市场条件以及改革开放的政策结合起来。
读书并不是装门面、走过场,网友说得好“人生如书,当以心读,百思而宁然;书如人生,当读以心,百感而凝真。”汪洋指出,开展读书学习活动的目的在于学用结合、为用而学、以学促用、以用带学。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通过读书增长知识,推动和指导工作。汪洋强调,通过读书来考虑工作措施,既是读书方式的创新,也是工作方式的创新。大家在读书学习讨论中要畅所欲言,注重实效,紧扣主题,多想实招。开展读书活动要学用结合,注重实效。要坚决防止“讲理论有高度,办实事有难度”,理论和实践脱钩,学习效果无法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并希望党员干部在读书中要努力做到修身养性与学以致用相结合,注重形成创新的思想、创新的观点和创新的办法,从而把实际工作做得更好。
汪洋曾说,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有一句话:“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一个城市的精神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民的阅读氛围和阅读水平。谁在看书、看什么书,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这个城市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甚至可以影响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必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愿读书的城市,必然是一个创造力贫乏的城市,只能是没有生命力的钢筋水泥“森林”。现在看来,汪洋荐书小中见大,值得深思。
蔡律 2012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