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股很重要,择时更重要


《常士杉:从冠军到清盘 市场惩罚了我的冒进》给投资者带来的启示。1、市场是不可预测的2、做投资要学会理解市场3、尊重市场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实际操作中4、选股能力强可以提升投资收益。

前面写了些独特视角掘金股的文章,也和私募机构的朋友有过接触。其中几个金股也得到私募朋友的热捧。其实常士杉的失败再次应证了独特投资逻辑的重要性。对选股能力过于自信,根据对市场预测进行操作。一旦黑天鹅事件发生,从冠军到清盘就很正常了。大盘走势当然是影响投资收益的重要因素,但是只要你的故事足够精彩,你的选股能力足够强,在弱市中同样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收益。如果配合成本归零法进行操作,那怎么可能会被清盘呢?

借助常士杉的故事,我再次和有缘人分享自己的投资逻辑。选股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股票数量越来越多,你选的股票一定要够独特,当然独特的同时必须有很好的成长性,确保未来3-5年能够持续成长就好了。同时股价不要太高,或者市值不要太大。有少部分机构开始关注。这些股票将具备非常好的表现机会。当然,不要以为选好股票就万事大吉了,一定要波段操作,用成本归零法将成本不断降下来。成本为零之后再不断加仓。无论大盘如何,你的风险都是可控的。

下面是有关常士杉的文章:

常士杉:市场惩罚了我的冒进 四原因造就A股大熊市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5日 16:21  中国证券网

 

  2009年8月,A股一轮大反弹宣告见顶,但是在股市当中,有些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2010年,常士杉管理的世通1号以96.16%的业绩勇夺私募冠军,一时风头无两的常士杉一口气发行了5只产品。

  但他万万没有预想到的是,熊市的寒气正在逐渐袭来。2011年7月23日的高铁事件震惊了整个中国。A股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高铁概念股也因此骤然降温。但高铁股一路下跌的过程中,常士杉仍然不改对高铁板块的看好,在他看来,黑天鹅总会过去。

  “固执”的坚持之下,市场也狠狠地将这位“冠军”教训了一把。世通旗下的多只产品净值一路下跌,2012年4月9、10两日,常士杉管理的世通8期和世通9期因净值跌至70元的止损线以下,触发计划的特别交易权,遭遇强制清盘。

  从冠军巅峰到清盘之路,南京世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士杉在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财商》记者面前,将这期间的五味杂陈娓娓道来。

  反思“滑铁卢”

  《财商》:其实世通8期和9期两只产品的净值在2011年9月份就已经跌至70元的清盘线附近,但后来净值波动一直都很稳定,直到2012年3月底净值加速下跌,跌破清盘线,4月份才被强制清盘。在最后一个月,你做了什么?

  常士杉:为了保住产品不清盘,我坚持了将近10个月,但是,正如你说的,在最后2012年3月份的一次冒进操作,终于让我狠狠摔了一跤。

  今年年初A股出现了一波反弹,我也看到大盘启动的迹象,而3月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更呼吁蓝筹股具备罕见投资价值,我当时认为反弹可能会加速,把仓位从两三成一下子加到九成附近,抓住反弹加速的时机,但没想到的是,3月23日后,市场在三天之内暴跌了200多点。而那时我们的仓位很重,又是集中持股的策略,手中拿着400万股,错过了卖出时机,想卖都卖不掉,只能看着净值跌破清盘线。

  现在想想,当时我已经坚持了10个月等待时机,心态也算是比较好的,但是就是最后时刻功亏一篑,我们的教训也是非常惨痛的,这让我意识到,做投资永远不能跟市场较劲。

  《财商》:回顾这三年的历程,你认为自己哪些方面的失误最大?

  常士杉:首先,我在这三年里面学到的,就是市场是不可预测的。依靠预测市场进行投资,短时期内可能会有小小的胜利,但是一旦认为自己可以超越市场,最终就会遭到市场的惩罚。

  第二,做投资要学会理解市场。A股熊市这么久,2100点都差不多要破了,很多人在呼吁抄底,但我经历过失败之后,我现在觉得应该客观地去看待市场,不要用局限的技术指标、经济学指标来指责市场的下跌不合理。市场这么走,那么我们就应该顺应市场的趋势进行投资,我在2个月前就已经把仓位基本上都降到10%以下。而在过去,我们就是因为没有顺应市场、理解市场,导致在高铁股大势已去的时候仍然死扛,最后被迫面临清盘的结局。

  《财商》:在这三年过山车般的经历之后,对你自己的投资方法,你做了哪些方面的纠正和坚持?

  常士杉:经过这三年,我对自己的投资可以说看得更清楚了,我的优点就在于我的选股能力,但在市场机会出现的时候,我们挖掘大牛股的能力体现得很明显。而缺点也很致命,就是性格激进,市场在过去一年来惩罚了我的冒进,这是我们急需改正的。

  我们在投资上也做了一些重大的调整。首先,尊重市场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在实际操作中体现。市场跌得这么厉害,什么“钻石底”都跌破了,自然有它的道理,我们不去质疑市场,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市场缺乏主流热点、主流资金,从7月23日至今沪市每天成交额不足500亿元,那么我们在这个时候就不能盲目根据自己的判断抄底,而是真正顺应市场。而在信托的操作体系中,控制风险保证本金的唯一方法就是空仓。

  其次,对我们的优势,即选股能力,则是进一步加强。空仓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做,相反,在这个时候,我们在加紧提升自己的选股优势,现在我们已经储备了大概35个优势品种。在我们的股票池中,有老股票,也有创业板、中小板的公司,都进行了多次的调研,对每家公司的行业业务、毛利率、未来经济转型对它的冲击力我们都做了深度的研究,我现在就牢牢把握着这一杀手锏,等到市场机会真正出现,趋势走出来的时候,就会再度重仓出击。

  四大原因造就A股大熊市

  《财商》:你是否也思考过这三年A股的走势?出现这么漫长的熊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常士杉:A股从2005年起步之后一路暴涨到6124点,这轮辉煌的牛市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指数的暴涨也提前支付了经济的预期,于是,在2008年“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都面临转折点,从GDP的走势上就可以看出来,拐点已经出现,A股熊市也必然随之而来。

  A股下跌是必然的,但是,为什么这轮熊市持续的时间会这么长,指数跌幅这么大?我觉得就有市场本身的原因在里面。

  首先,IPO扩容是这些年A股市场中的一头猛虎。市场本身的流动性是有限的,在市场下跌过程中,IPO的脚步却在加快,亏钱效应加之圈钱效应,加速了股市的下跌。

  IPO圈钱不可怕,更可怕的是高管无时无刻不计成本地套现。上市不久之后高管称病离职然后转手套现的案例数不胜数,甚至有专门的一批操盘手就是给高管做这个事情,每天坐在电脑前就是不停地卖出股票,这样长期下来,市场能受得了吗?只要大小非总是在不停地卖,什么政策底、技术底、市场底都是空谈。

  第二,包括南海问题在内,现在中国周边环境非常恶劣,对局势的担忧也导致一些长期资本对A股的态度趋于谨慎。另一个,人民币长期来看已经进入贬值通道,也影响了长期资金的投资决策。

  更重要的是,中国现在处于经济转型期,传统经济与新兴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利润在不断下降,转型能否成功,目前还看不到方向。而在政策上,虽然已经有两次降息,但幅度并不大,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到政府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表态,在这种模糊和纠结的时期,只要股市中的投资者看不到方向,熊市就远远没有结束。

  第三,具体投资上,转型期过后,未来的投资主线会是什么?市场上无论是公募、私募都还很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只能等待。

  第四,在股市制度上也在发生变革,“郭树清新政”对投机的打击,让整个A股的估值体系面临崩溃,过去多年以来ST股的神话未来应该很难再看到了,A股也会因此面临改革的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