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行(2):“黒的”
7月13日,昆山。
此次苏浙之行,除了同学聚会之外,最重要的日程是游览水乡古镇。此前去过一次浙江的乌镇,感觉颇好。只是当时随团而去,时间仓促,没有尽兴。此行打算在江苏和浙江分别挑一两个古镇,住上一两天。第一天计划去周庄。
从昆山到周庄也就是四五十公里,可以到长途汽车站乘车,可是,从我所住的宾馆到长途汽车站没有公交车也没有地铁,只能打车。得四五十块。早早出门,希望在上班高峰之前打车会方便一些。
出宾馆大门不远,路边有人打招呼。一看是辆红色轿车的司机。我明白,这是守株待兔的“黒的”。司机听说我要到周庄,说干脆直接送到得了,到长途汽车站要绕一大圈,时间也不确定。要价一百四十块。想想也差不多,从我所住宾馆到周庄一个来回得一百二十公里,这个价钱也不算贵。
坐定之后,司机跟我说:“你不会是钓鱼的吧?”我以为他说的是到湖里或者河里钓鱼,再一问才知道他说的是“钓鱼执法”的“钓鱼”。我说,我要是钓鱼的我会告诉你吗?
说实在话,我对“黒的”一词的贬义严重不认同。我相信出租车市场的政府管制完全是多余的。我所了解的关于出租车市场管制的所有理由,没有一个在经济学上说得过去。所谓“黒的”,作为一种体制外自发的交通服务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果说有牌照的出租车车因为“黒的”而面临不正当竞争的话,原因也不再“黒的”本身,而在制造“黒的”存在的制度。况且,我所接触的“黒的”司机,大多比“正规”出租车司机服务好,素质高。
这位姓袁的师傅就是素质不错“黒的”司机。袁师傅是徐州人,到昆山工作和生活已经十五六年了。他原来在工厂开通勤车,工厂倒闭后给私人老板开过小车,后来就自己出来开“黒的”了。昆山经济发达,距离苏州、上海都比较近,作为一种帮人应急的方式,开“黒的”也有着不错的收入。他说一个月挣六七千块不成问题。言谈中,袁师傅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满意很知足。
经过富士康工厂的时候,从“跳楼事件”说到工厂的管理问题,说到年轻人面临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说到了他对台湾人的印象和认识。
袁师傅说,他以前在不同的外资企业干过,就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残酷而言,台湾人是最厉害的。场面上的虚情假意和实际上的猥琐贪婪是台湾资本家最普遍的形象。就缺乏人情味而言,台湾老板简直就是极致。他说,台湾人普遍看不起大陆人,认为大陆人没有素质,缺乏修养,做事没理性。因为在他们眼里大陆人低人一等,所以他们对待大陆人的态度也就不是对待平等人的态度。但是,台湾人的傲慢只针对大陆人,在日本人和美国人面前,他们并不这样。
听袁师傅这么一说,我想起昨天晚上那一幕。花格衬衫的小伙子将我误认为台湾人,而且表现的还算友好,这说明什么呢?
一路走着说着,很快到了周庄。
到景区门口的时候,只见一二十米就有一个巡视的警察。我不得不以很隐蔽的方式交钱给袁师傅,鬼鬼祟祟像做贼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