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近日播出了对羽毛球金牌教练李永波的专访,其中对中国羽毛球选手在伦敦奥运会赛场上消极比赛的事情进行了回顾。看了节目后感慨良多啊。坦白地说,李永波很坦诚,他直言道:在竞技场上,金牌就是惟一的标准。言外之意,为了拿到金牌,其他任何事情都可不管不顾。如此直白地陈述自己金牌至上的价值观,连主持人柴静也觉得有些感到突然,特地追问到,是惟一吗?对方立即给出勿庸置疑的肯定。对此情景,我认为李永波所言,的确是他的真心话。因为在他看来,即便是公众人物,也不能言不由衷,那就有些过于“装”了。的确,这样的回答有些不落俗套,因为在我们的环境之下,那些场面上的人太习惯口是心非了,即便他们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在场面上,他们也会大言不惭地大讲几个代表。从这个角度上说,尽管我不认同这位金牌教练的价值观,但对他的直率坦诚的态度和真性情,还是很称道的。
在我们的特定国情底下,整个社会充斥着极端的功利主义倾向,整个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已经被严重扭曲。除了对现实的名利角逐,人们已经没有了信仰。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职业中的从业人员很难避免陷入功利的漩涡。在体育界,胜王败寇的价值导向更使每个运动员和教练成为金牌的奴隶。作为国际羽毛球界响当当的金牌教练,李永波也从自身几十年的体育生涯中提炼出了“金牌至上”的不二法则,在此次伦敦赛场上,两名世界羽毛球顶尖高手争输的拙劣表演,就是在他这种功利世界观指导下的必然结果。在此次专访节目中,这位金牌教练否认那个场面是他事先安排的。因为他没料到对手为了避免在下轮遭遇中国选手,不惜碰上本国同伴也想输球。于是场上的局面就太难堪了,以致引起了各方面的公愤,言语中透出了某些无辜,有些事出偶然的无奈。
没必要质疑李永波所言,这场消极比赛直接导致的严重处罚等后果,固然有规则的缺陷、场面的失控等客观因素,在许多人的眼中,这个事件虽然有些丢人,但毕竟结果还是令人欣慰的。中国羽毛球队如愿以偿地包揽了伦敦奥运会羽毛球比赛的全部五枚金牌,按照李永波教练的价值观,这样的结果是很圆满的。事情真是如此吗?如果国人普遍认可这样的结论,实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莫大悲哀!崇高的精神追求历来就是我们国人被灌输、被引导的价值取向,然而我们的体育精英如今却堂而皇之地崇尚并宣扬了金牌至上。以往,这样的想法总是要遮掩一下的,如今却可以赤裸裸地在大众传媒上招摇过市了,真是钦佩这位金牌教练的直率和坦诚。我也不觉得他直抒胸臆有什么丢人或狭隘,当那么多的高官、精英们都表面高尚,暗中却徇私舞弊的时候,李永波教练却能够撕下面具,赤裸相见,可以让我们直面中华民族信仰的危局,还真是值得赞一下的。
说到信仰,估计领导们都不喜欢这样的话题,因为这毕竟是很丢人的事情,现在“××主义”大家都懒得提了,公务员们都信奉了官本位,于是也催生了很多跑官、买官、卖官的时髦生意。花了大价钱得个官做,如果真是当公仆,估计不会有人去做这样赔钱的买卖,投入与产出是个很优化的比例,才会促使那么多的人争先恐后地走官路嘛。在这种示范效应下,在教育界,教师们也不再教书育人了,而是想方设法发论文、评教授、争博导,有了耀眼的头衔,就可召唤研究生给自己当廉价劳力,就能拿到科研基金中饱私囊了。而在崇尚金牌的体育界,奥运金牌的翻身解放效应更是具有绝对的号召力。当年,靠打土豪分天地赢得了民众对解放全中国的支持;如今拿奥运金牌做人上人;只是前者是为了贫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而后者仅仅是极少数的社会精英。
在这样的信仰和追求之下,处于金字塔顶层的各界精英开始了功利至上的角逐。这是一次耸人听闻的二次分配,纳税人的血汗钱就这样流入了各界精英的私囊,可怜名为国家主人的劳苦大众,整天只能沉浸如央视联播的歌舞升平之中。近日的抗日游行中已经有人借机发泄着某种不满情绪,但愿50后的新一代登上前台之后,能够意识到民族信仰缺失背后的危机,真正将改革大旗举起,让中华民族不仅在经济上,更要在精神文明方面赢得世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