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心里是极不愿意承认的,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的一颗定时炸弹。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如果没有GDP的话,别说得到提拔,很可能连乌纱帽都难保,因此,一直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大而无当的建筑工地的说法不胫而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经济不发展老百姓不满意,上级领导更加的不满意。而在中国想要发展经济,三驾马车只有一驾马车好使,那就是政府的大量投资。而政府的大量投资是需要大把大把的往下砸银子的,而且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政府投资的效率是最低的,因此,对于政府来说,总是觉得再多的钱也不够用(当然,还有其它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也加剧了这一趋势)。
2008年,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国务院推出了庞大的4万亿投资计划,至于地方政府为这一庞大计划配套的资金,再加上各地方政府自作主张的一些地方投资项目,到底砸下去多少银子,到今天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而这些钱绝大多数都是借来的。公开的数据曾经说过是10万多亿,其实,谁都知道,绝对是不止这个数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地方政府债务的由来,而借债是需要还的,宏观调控以来,地方政府手头也是吃紧的,拿什么来还?
因此,除了借,还是借,尽管我们的《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财政必须要平衡,不能有财政赤字,自然也不允许借债。可是,我们却一直都在默认地方的政府这么干。现在更是要突破法律的限制(当然也可能通过修改法律的形式,让这种不合法的行为合法化),允许地方政府发行自己的债券。问题是,谁来监督地方政府,保证其借债的规模不要太大,以至于形式债务危机,保证其所借的钱能够真正的用于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各项良好的公共服务而非其它?现在,央行领导的说法是向当场居民发行,让当地居民来监督。
对于这一想法,不由得让人哑然失笑了,天真得太可爱了,今天的中国各地方政府,是当地的老百姓能够监督得了的吗?说老实话,当地政府不欺侮老百姓说已经是万幸的了,什么强征土地,强拆房屋,不全是当地政府对当地居民干的“好事”吗?这种做法无异于是与虎谋皮了。“皮”没有谋到,却有被“老虎”吃掉的风险。如果像美国那样的制度的话,这一做法倒是不无实现的可能的。
现在,在中国,还是歇歇吧,不可能的。
与虎谋皮,可能吗?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