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专线打破的是时间收获的是和谐
乌鲁木齐市长专线打破以往的8小时工作制,实行早9点至晚9点的工作时间,电话、传真、邮箱、信件等反映问题的渠道一并启用,经过专业培训的客服人员,将市民关注、反映的问题逐一分类,经过汇总、派单、恢复督办的程序,搭建好市委市政府协调解决百姓各类问题诉求的平台。(见9月23日天山网)
百姓的诉求关系到重要的民生工作。乌鲁木齐12345市长专线是城市民生服务的管家,它打破8 小时工作制,实行早9点至晚9点的工作时间,是搭建市委市政府协调解决百姓各类问题的诉求平台,是切实加强民生工作的有效举措,是进一步拓宽、了解、解决市民诉求渠道的重要手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工作优先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市长专线”是社情民意的桥梁。市长专线打破以往的8小时工作制,实行早9点至晚9点的工作时间,看上去只多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但许多的矛盾纠纷,大事急事,也许就发生在这几个时间内。一旦发生特事要事,而又找不到地方诉求,最后酿成大事件,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过。据报道,在房地产改革开发之初,新疆一房地产商,在半夜时分,将没有达成协议的住户骗出住地,推拆了房子而差点闹出人命。如果那时就开通了投诉电话,这样的事件还会发生吗?如果那时有市长专线,房产开发商敢如此嚣张?可见“市长专线”是社情民意的桥梁,是市长市政府与人民群众诉求最直接的纽带,打破市长专线8小时工作制更是一个地区和谐的重要需求。
“市长专线”是社情民意的窗口。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诉求重如山。一个政府的工作好坏与否,一个地方是否安顺,百姓是最重要的“晴雨表”。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吵事闹事的“刁民”,它起码说明这个地区政府执行党的政策好,百姓安享太平。现在的新疆正需要这样的大氛围,这样的大环境。新疆由于历史的原因,也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各方面一直相对落后,现在有党中央和全国人的支持,逢百年难遇的大好发展机遇,它需要和谐的建设环境,需要同心同德的发展氛围。“市长专线”正是和谐民生的重要窗口。
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难事、特事、急事,需要要解决,而基层单位又权力有限,此时,市长专线就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经。百姓将所需所求之大事,要事,通过“12345”专线,反映到市社情民意服务管理局窗口,不但能得到应有的有效解决,而且,我们的政府将通过这个窗口取信于民、提升公信力。可见“市长专线”打破的是时间,收获的却是一方和谐。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