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吉良:刘木兰用34年坚守“爱”铸师魂
(9月3日荆楚网、中国经济网发表)
他34年坚守三尺讲台,右肺切除了1/3,两次手术拿下了一根肋骨和一大块软骨,仍然无怨无悔,用双手托起大山的希望。他,就是湖北省麻城市盐田河镇东界岭中心小学教师刘木兰。(8月30日人民网)
打开网页,我被《一个山村教师蕙兰山下的坚守 执着点亮山区的希望》标题所吸引。刚才我还在想,到底是一股什么精神力量,让刘木兰教师在大山深处坚守34年?看罢报道,无须沉思,答案立马打湿我的双眼,那就是刘木兰心中有大爱,爱铸师魂,让他坚守34年痴心不改,无怨无悔。
首先,刘木兰爱教育。34年坚守,26年民师生涯,从“教师爸爸”变为“教师爷爷”,如果没有对教育那份持着的爱,是坚守不了的。报道称1978年,刘木兰进入杜家河小学成为一名民办教师,多次有改行的机会,但他深爱教育事业,一直坚守三尺讲台。34年来,他始终风雨不移,用爱心和汗水,送走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 如今,刘木兰培养的学生,有的成为大学教授,有的成为商界、政界精英,有的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其次,刘木兰爱学校。2004年9月,麻城市实行中小学布局调整,刘木兰本可以到条件较好的学校工作,但他主动要求留在杜家河教学点。因为他对这个学校太有感情了,不愿离开。但必竟山区的学校条件差,没有年青教师愿意来,但他靠 8年“半边好肺”坚守着一个人的学校。最难得的是他还自己掏钱给老伴、女儿发工资,老伴、女儿还以为是上级发的辛劳费,因为他心中有大爱,所以才会有这一善意的谎言。
再则,刘木兰爱学生。山里面外出打工的人多,为照顾好留守儿童,他既当教师,又当爹妈。帮残疾学生照顾生活,半夜抱回初来思家外跑的学生,看到孩子们破烂不堪的桌椅,四处奔走,联系爱心人士,争取到120套崭新的桌椅。每次洪水来临,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背着一个又一个的学生艰难过河,直至把学生安全送到家里。尽管刘木兰两次手术,右肺被切除了1/3,但一股信念的力量,让他和学生们在一起感觉很健康,所以刚一出院又来到了学校。
心中有爱,组织有情。近年来,刘木兰获得了很多荣誉,1996年被麻城市评为骨干教师,2012年被评为麻城市道德模范,连续13年获得镇政府表彰。可刘木兰一句发自肺腑的说语让我动容,他说“能成为一名公办教师,继续站在讲台上,是我一生的追求,我的付出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