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中国笔记:从长春到辽源的温暧故事


  人生总有各种际遇,温暖的经历总是珍贵无比。

  2013年1月9日前往长春转车到辽源参加由吉林大学与辽源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个品牌会议,没想到,却是我的一次温馨的东北之旅。我很多年没去东北了,沈阳前些年倒是去过多次,哈尔滨也去过几次,长春则从来没去过,所以,一路上都是新鲜的。

  当然,这种新鲜也只是心理上的,其实,各个城市的样子都差不多,不同的只是文化习俗上的不同。

  由于我常年在外奔波,去一个城市,大多是,还没看清它长什么样子就走了。这次到辽源倒是下午时间到的,从车中看见了街景,算是有了一点印象。我住的辽源宾馆,是在一个小山坡上,对面就是辽源的一个医院,旁边有个道观,我和另外二位老师一下车就拍了一张照片发到了微信上,就是下面这张,可惜寺院近在咫尺却没时间进去看看,有缘的话下次会看到的。

  长春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城市,这里有一汽,有电影,还有傅仪的旧迹、雾松;我曾在无数的书上都看过这些,还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气息。其实,在我心里,历史从来不在所谓的现场,在真的遗迹中,也看不到历史的云烟,能看到云烟的只能在各种文字的表述当中,历史的影象当中,现场遗迹只是一个承裁物而已。

  这次来长春时间紧,没有时间去那些记忆中的地方,只能留待下次了。

  从长春去辽源的路上,白茫茫一大片,其间一组组小平房穿插其间,仿佛是大地之上的童话木屋,每个小山坡都不高,似都可以当滑雪场来用,其四周都空旷无人,只留下寂静二个字。看到这种景色,我在想,我很熟悉却又很陌生,熟悉是,它使我想起小时候的时光,那时候的新疆就是这样的。陌生是,这里是长春不是新疆。真的,中国虽然地域辽阔,但很多地方确实又很相似,特别是看到哪些山间小平房,与我小时候住过的一模一样,感叹。

  中国之大,但文化相同,各个地方就不会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此次,这次长春辽源之行,不仅会议开的很成功,而且还是一次温暧之旅。这是什么样的温暖呢?

  非常不好意思的是,在长春前往辽源的途中,我行李包丢了!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同行的杨子云老师知道后这样说。

  事情是这样的:

  负责接待我们的是吉林大学的景涛教授一行人,包丢了,他们也不知情,也觉奇怪,谁都没想到的事。是怎么回事呢 ?

  由于我坐的别克 GL8是自动门,开车的师傅并不太熟,中途我们在中石油吉林长春自然村加油站停车购买水喝,他打开车门之中,或许是也打开了后车门按纽,后车门行李厢又很小,我的包在二个行李厢的上面,车门一开,行李就自动滑落下去了。当时,下车买水的人并没有回头去看,就直接将车开走了。此时,包已遗落在加油站,但没有人知道。等我们到了辽源宾馆下车取行李时,才发现只有我的包不见了。于是我和吉林大学的景涛教授分析可能丢失的地方,机场没有?我们都记得很清楚,包是拿到车上了。肯定是在加油站上丢了,分析清楚之后,景教授立即忙打电话联系长春高速公路管理处,并和自然村加油站取得联系。

  景教授这边一边联系,我这边也没有闲着;

  一方面同行的梁中国想看看我的讲话内容,另一方面,我也想看看有什么信件没有处理。于是,我立即到梁的房间打开我的邮箱一看,奇迹发生了,在我的邮箱里连续收到二封有关我的包丢失在长春加油站的信,一看来由,都是企管所发的。企管所是什么地方?就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企业管理所的简称。他们怎么知道这事呢?原来,情况是这样的;

  我丢失在长春自然村加油站的包,事后知道,是由该加油站副站长单长伟师傅拾得,据他后来电话中讲,他看到一个小黑包在地上,没人去提,他开始还以为是别人上厕所放在地上的,后来一看,很长时间,上厕所的人都走了一批了,也没有见有人去提,他一想,肯定是有人丢失了。于是,将包提到站内值班班室打开一看,包里倒是没有什么东西,就是有个联想Think笔记本和一个Sony相机,其它都是一些文件和书。单师傅一想,虽没有值钱的东西,但这些文件很重要,想失主现在一定很着急,于是就翻我的名片夹找到了我的名片,立即给我打电话,但我的电话因没电了就一直打不通,他就再找我名片夹中朋友马一平的电话,马一平是我参加中汽协企业管理委员会时认识的朋友,他是江苏大亚车轮制造有限公司区域经理,马一平接到电话说,能联系到我,但他估计是一打电话也打不通,还是因我的Iphone没电了,于是,他又打电话给中汽车企管委的姚主任,当然,此时姚主任也同样打不通电话,不过,姚主任想到了网络,她给我发了邮件,一连发了二封;一封写有单长伟师傅的电话,一封是姚主任的电话,刚开始我没搞清楚,一下打到了姚主任处,她给我说了来龙去脉,说我要感谢马一平,没有他的联络,没有可能这么快能联系上我,我说是,是,是,连说感谢。

  至此,此次辽源之行的小插曲就搞明白了。

  老实说,这包并不值什么钱,主要是我多年的文件很重要,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当然,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这样一种行为,让我感动。一些不相关的人都在帮助我寻找,在如今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殊为难得!为此,我在辽源品牌会议上的发言中,最后,我特别提到要感谢单大伟师傅的善举,长春、辽源人民的善意与温情。在会后的宴会上,辽源市人民政府金育辉市长、吉林大学党委书记陈德文教授都表示了祝贺,说,我们辽源人们就是热情,东北人都有一个火热的心。

  在祝酒中,国家工信部何小龙处长还开玩笑说,教授就是丢三拉四,竟然连自己的包都丢了,他说,他夫人也是教授,就知道搞研究,都这样,哈哈!

  美丽中国的建设需要善意,需要善举。哪怕是一点点小事,在我们身边都是一份深深的感动!

  我在这里,要深深感谢中国石油吉林长春自然村加油站的单长伟师傅,感谢你的善举!感谢你温暖的行为,让我感受了长春及辽源这二个城市的温馨与爱。感受到了中石油所倡导所和奉行企业文化力量,感受到了这样一个企业所释放出的正能量。

  在这里,让我表达对中石油吉林长春销售分公司的敬意,表达对自然村加油站全体工作人员的崇高敬意!你们的善意与善举,让中石油长春销售分公司、长春这个城市、辽源这个城市在数九寒天更加温暖。你们的善意与善举,必将为你们带来幸福吉祥平安快乐!

  谢谢你们!

  我还要感谢吉林大学Edp中心主任王树春、副主任景涛教授,感谢你们的热情帮助与协力支持,让我也在此表达对你们的真挚敬意。

  感谢吉林日报科教卫部的记者李林岩小伙子的热情采访与报道。你们的行动,温暖了长春,温暖了辽源,在未来的时光里,相信,我每一次提到你们,每一次提到这所城市,都是暧意洋洋的,这是一种感动,一种温情,一种真挚的情谊。

  让温暖永住,祝好人一生平安吉祥幸福!

  

我在演讲中
 

 

 我、杨子云、工信部科技司沙南生副司长、梁中国

与杨子云、梁中国在辽源宾馆旁的寺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