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梦


现在人们谈及中国梦,便有不同的感触,有不同的理解。有梦才会有进步的动力,也才会冲破阻力。因为梦总要超越现实,有了理想化的成分便能够找到共同点,提升人们认识的水准。

因为利益的多元化,利益冲突不断发生且有暴力的成分存在,利益表达渠道与利益表达机制均有待完善,在这个前提下,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信仰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中国梦。为了找到中国梦的共同点,首先分析下中国人目前是怎么追梦的。

人们为了追求自身利益,需要与社会更多更快的发生更多的交易。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便有了人群迁移的潮流,类似美国西进运动的情形便发生了。农民工奔向城市,商业向西部延伸,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努力寻找适合生存发展的城市,小商贩涌入先开发的社区等等。

又会有一个疑问产生,会不会梦想在移民国家、地区或者省份才会有爆发力?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同种族、族群、信仰的人们聚合在一起,美国不断扩张着边界,有形的边界或者无形的边界,使得美国梦成为真实感触到的梦。广东作为中国移民大省,成为最富有也是最自由的省份,人们开放的意识总会有不停的发现与创造,无形与有形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张,华人华侨的广泛人脉,使得广东蕴含了无尽的发展能量。

边界的扩张不仅意味着眼界的开阔也意味着机会的增加,交易的增加。有形的边界自然主要体现在地理区域的延伸,通过各种经济活动拓展超越了本地的限制;无形的边界主要是思想的融合和意识的交流,人群的往来带来理念的革命、社会的变迁。

那么非移民国家或者非移民省份就没有梦想的爆发力了吗?德国是一个非常排外的国家,但是它的生产率非常高,政府清廉有效率,科技发达且有人才传承,使得德国的发展溢出了本国的限制,对欧盟产生了无远弗届的影响力,无形之中便有了德国梦。上海是中国非常有活力的商业城市,是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对江浙乃至更远的地方有着辐射能力,这也得自于上海工业生产率高、商业文化成熟和科技、人才汇聚于此。当然,无论德国还是上海并不是不存在移民因素,而是不明显。

相比较来看,中国从来都不缺乏追梦的基础,但是又是什么稀释了这种基础呢?通过广东造梦模式和上海追梦模式,不断把经济活力向中国腹地拓展与延伸,不是能够助推中国梦的前进步伐吗?但是事实上,因为存在一些阻碍无法使得这一理想化的结果无法落地。

与美国西进运动比较,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法律无力保障人们合法的财产权利,也无法获得政治上代言人条件,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无法将商业机会、产业、资本向不安全的地域、领域拓展。没有法律的存在,人们的商业交易活动便不存在。缺乏权利保障,资本无法实现正向升值,创造机会便大大减少,这抑制了中国梦。

一个国家只有引导资本合理发展、能够不断创造发展才能有梦,如果只是为了维护一部分人的利益最终将损害国家整体利益。而且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因为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构成而采取有区别的政策,一个省也不能将经济落后地区作为负担,采取有区别的政策便会影响市场的公平与统一,也不利于先进地区边界的推移与扩展,使得经济落后地区无法与发达地区的市场进行有效衔接也造成贫困问题。

中国人从来都不缺乏梦想,只是缺乏将梦想化为现实的动力与环境。个人创造能力得到认可与鼓励才是中国梦的根本。现在的时代是抱团打天下的时代,不过现在国人散漫无组织,缺乏国家观念,在高度强调集体主义的同时却抑制了人才本身的创造才能,使得拥有共同创造力的个人或组织无法形成合力。当强调政府做出规划,让企业牵头实施的同时,而人们个人有创业与发展规划,又怎样得到扶持与鼓励。尊重人们的首创精神与保障人们平等的发展机会,人们才会有中国梦。

那么,在利益多元化的当今社会,怎样才能在中国梦里找到共同点呢?那便是随着资本、科技与人才的扩张,人人都能够得到在法律框架下最大程度的自由。中国人都能够发挥自身创造力,增进社会交易的机会,减少社会交易的成本,从而增加中国经济的活力。在破除了政权、神权、族权等桎梏之后,中国人再获得政治参与权、经济发展权、文化创造力才会有真实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