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统计,2012 年经网络曝光影响较大的官员性丑闻事件近20 起。自11 月雷政富事件曝光后,性丑闻的曝光数量呈“井喷”态势,仅12 月至少曝光了10起恶性官员性丑闻。(新民晚报1月17日)
事实上,不管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如何给官员形象把脉;该中心主任唐钧如何后来对媒体说,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发生了变化,官员形象、政府形象的维护都面临巨大挑战,性丑闻成落马导火索;社科院7日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如何显示,中国社会总体信任指标进一步下降,低于60分的及格线,问题的关键,还在事实的存在。
它与新媒体时代与旧媒体时代关系不大,不管是在哪一个时代,只要掩盖事实真相,都会给社会埋下隐患。都是愚民的。只能把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如@新华社中国网事微博,17日所说的“【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免职】……此前,有网帖曝光衣俊卿与某女博士后有染”及后来21世纪报道所说的“1月12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根据《湖北日报》报道,出席会议的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独缺吴永文一人……同一天,大公网报道称,吴永文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并称其可能涉嫌权钱交易、包养情人、生活腐化等系列问题”一样,只要事实存在,都应该让其还原真相。
也就是说,只要将事实还原,大家就有辩别是非的能力。同时,更能彰显中央对于问题处理的决心与勇气。现实中也是这样的,随着国家的不断透明化,国民素质的提高,民众参政议政势头的提高,有些问题通过全民讨论,最终都是可以把问题解决的。
比如前文中提到新华社中国网事微博所说“衣俊卿与某女博士后有染”。照实说,女博士的“小说”还是很有看头的。它不仅可以透露出当下官场内部的一些实际问题,包括不管是对庶民教育,还是官方自己教育自己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都暴露了出来。倘若这些早就成为公开的秘密的问题解决不了,就会令人们觉得被某种东西卡住了喉咙,拔也拔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只能两眼憋得通红,却不知道如何是好。
就这个事例观察,它与男人和女人之间房中事中的剪不断,理还乱不同。衣的《北京人在纽约》中才有的故事情节,有点像被网络举报的一些倒霉蛋如山东济宁副市长李信、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等人,被人剥了皮,赤裸裸地给展现了出来,并没有像薄熙来、刘志军那样露一半,还留一半,让人在猜测中想象其中暧昧的绝妙之处。可惜的是,一些得以公开的问题,并非是官方透露出来的,而是由社会民众自己挖掘出来,又传到网上的。
是的,那名博士与衣俊卿的17次开房发纪录公布了。从残缺不全的网络记录中,我们还看到,连带着发表篇论文等,要花多少钱也被暴露出来了。当然,不只这些,还有许多我们很少听说,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听说的龌龊都被暴露了出来。只是,平时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的衣俊卿早前并没有意识到,不管后来女博士如何道歉说:“请允许我就前几日发至您邮箱中的‘小说’一事道歉。某某系我在业余时间虚构出来的小说,文中也提及我一直以来有看小说甚至写作的冲动。”其实,他早就在这名女子不停地补妆及几次翻脸的过程中,被埋了伏笔。但衣并没有留意,这才一步一步被其设下的“圈套”给套牢了。
从古人的描述中,我们得知,女人的心赛秋云,千变万化。不管女博士在她后来的道歉信如何说:由于科研压力很大(这一年来我的状态一直不好,成果非常少),我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等等云云,……希望大家读罢小说一笑了之,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我。同时,我也会在家人的帮助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病情,目前正在治疗中……固然是在说谎,但它却符合常规。
只不过,我们这种时候并不对这名女博士表示同情与可怜。当然,对于衣俊卿也不。原本就是两个都有家庭的人。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不同的是,在前文中我们提到薄熙来,最主要是因为薄玷污了“红歌”,而对于衣这个留过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的“海归派”中央编译局局长来说,与18日21世纪报道所说的,“同一天,大公网报道称,吴永文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并称其可能涉嫌权钱交易、包养情人、生活腐化等系列问题”还有所不同,衣整个在玷污“马克思”。
这一点,从17日新华社的@中国网事、@新华视点、@新华微评,接发出三条微博,直指日前因生活问题被免掉中央编译局局长职务的衣俊卿与某位女博士有染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曾做过一省宣传口首长的衣,即使没人说他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家伙,谁都知道,其被后来道歉的女博士的“糖衣炮弹”射中后,失去副部级局长职位也是必然的事。
只是那时,我们深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唐钧教授为处理官员形象危机所开出的处方:“严肃惩治问题官员是克服官员问题的根本。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问题官员的查处力度不断加大。但仍然存在恶化官员形象危机的问题。例如:极少数事件查处速度偏慢,惩治力度不足,极少数机关对官员考核不严,存在着少数‘边腐边升、边升边腐’等问题。因此,为了扭转官员形象的高危风险,我建议,加快处理速度;加大惩治力度;完善日常考核;杜绝信任危机”中,无法自拔。
“政府的相关部门要积极回应问题,善于引导舆论,勇于亡羊补牢,提高社会理解度。”唐钧还说。(文/梁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