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人最适合炒股,投资心态好
有个小故事一个老和尚路过公司,正好是熊市,股民一个个没精打采,垂头丧气,上前问了究竟,发慈悲心,去买点股票吧,尽自己的能力解决众生的困难,过了2年路过证券公司看到人头传动,人山人海,到家抢着买股票,发慈悲心,这么多人买股,我不该私藏,还是把自己的股票卖掉吧,满足众生的需求.所以说佛家的慈悲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老聃说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2008年初期,我又听到一个股市,浙江年轻人,2005年的时候,血气方刚,为朋友出头,结果打架斗殴.,被关入狱三年,20万的账面股票,经过送股配股,几次下来,到2008年初,被放出来后,刚刚想起股市的问题,身份密码都没了,去证券公司一看,原来股市翻了3倍,他的股票现在已经翻了10倍达到300万的金额.
有达摩祖师面壁九年的定力和耐力.耐心,克服恐惧和贪婪,众生恐惧的时候发慈悲心买入,股市狂热,众生欢喜狂热的及时退出,要能慈悲喜舍自然能够盈利.
佛法与股市问答录
题记:人生苦在哪里?不是苦在无钱,而是苦在妄心。炒股苦在哪里?不是苦在亏钱,而是苦在不安心。
股票市场风起云生,各种流派争奇斗艳。这股票本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自然西方理论便大行其道。先有随机漫步学说,漫步华尔街,猩猩掷飞镖;后有道氏理论,又产生波浪大师,涨5跌3,上升浪、下跌浪、延伸浪、浪中浪;又产生江恩理论,讲神奇数字、时间窗、黄金分割,而且从一到十,从局部到整体,从股票市场扩充到世间万象,无不可用这分割法来分析、来指导。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新的股票投资理念和分析方法更是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有星云说、数理说、轨迹学、统计推理法等等。股票市场开到中国,又添上若干中国特点,加上中国文化,产生出新的流派和方法,有老子侃股、孙子兵法、论持久战、八卦测市、姓氏选股,更有政策派、市场派,炒股要听党的话等等,在这林林总总的方式方法中,也有用佛学、佛法、佛理来研究股市、分析股市、投身股市的,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特的现象。
老游是我证券部一个资深客户,也是一个佛教信奉者。在这光怪陆离的信息时代,出家人仿佛是属于回忆的名词,青灯古佛、素食布衣、芒鞋绑腿,当和股票联系起来的时候,不由让人生出些别样的疑惑。老游却将两者合谐地结合起来。因此,被大家称为游大师。
游大师对佛学颇有研究,谈吐不凡,一派禅风,却又矢志炒股。分析股市、大势、个股、公司、股民、理念,都有一番不同之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证券部的人学他的炒股理念、方法,判大势、选个股,都自觉受益匪浅,然听他说佛学、析佛理,更觉入禅境、开顿悟。他的言语甚多,思路颇广,难一一叙说。下面记录几段与他的对话,可以勾勒他的炒股禅意,凸现他的人生哲理。
问:佛教讲究修行,你从事投资活动岂不是与修行相违背?
答:修行不能局限在打坐、念佛、诵经、闭关等名相的修行,而忽略发心、弘法、利生等善行义举的修持,而这才是佛教的真谛。藉口修行,而逃避弘法利生的责任,实际上是懒惰的代名词。自古以来,禅者都重视生活,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说明禅者重视生活实践。离开了生活,固然没有禅,离开了工作,更无法深入禅心。现今社会分工合作,工农兵商各有所持,我们能以“感恩”、“惜福”的心态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也就是参禅。所以佛学中说:“行行卧卧皆是禅,坐坐走走都是法,”又说:“一叶一世界,一花一乾坤。”也就是说:“生活中处处有佛法”、“举手投足可修行”、“即心即佛”,即不必靠形式便可抵达真实,不必靠细节即可抵达禅念。换而言之,也可以这么说,真正的修行是做世间事、无世间意。
问:佛教讲究慈悲为怀,这与股票市场的投机,不是背道而驰吗?
答:做任何经营活动都有利人一面和损人的另一面。贸易、经商的表面是双赢,背后却是一种相互的利用,或者说是投机。是商品经济就有竞争,就有排他,即使你只是做一个小买卖,多卖出一瓶水,就会是另一个商家少卖出一瓶水,绝对的慈悲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商品经济活动中,遵守社会道德、遵守市场秩序;或者随缘应机帮助、支持失败者,也是善心的表现。在股票市场中,不妄言、不惑众、不做恶庄、不行非法手段扰乱市场,同样是保护市场、保护社会秩序的慈悲行为。
问:股票投资的目的就是赚钱,佛教也讲赚钱吗?也支持人们去赚钱吗?
答:佛学并不排斥赚钱,关键在于你的出发点,你赚钱的目的是什么。有些人赚钱是为了自己,自己感官的享受,自己欲望的满足,所以他很在意赚,很在意亏,能得不能失。有些人赚钱为了他人,为了社会,为理想而奋斗,看起来高尚,实际上脱离了人的本性,脱离了社会的物质基础,结果不会有赚钱的动力,变成一种空洞的目的。佛教赚钱是自利利他,既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也是为了回报社会,济救众生。能够赚钱其实是一种福报。有了钱才能使自己生活,有了钱才能保持自己的臭皮囊,没有钱,不去赚钱,怎么能有机会、有基础、有身体、有能力去帮助社会和弘法利生呢?佛教对金钱也持有享有并不拥有的理财观,不去追逐金钱,不去寻找暴利,不去损害别人,不成为金钱的奴隶,相反去方便社会大众、去宣传佛学佛理、去布施结缘,广植福田,也就是要用好钱,让钱流动。拥有金钱是福报,会用钱是智慧。
问:如何用佛法、佛理来指导股票投资?
答:佛学的许多哲理与炒股中的一些传统理念和原则都十分相通。这本来没有什么奇怪,佛教来自生活,具有人间的社会性,也有时空的普遍性。在禅者眼里,生活即佛,“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而股票市场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炒股如人生”,因此用佛学佛理来指导投资是顺之成理的。
我个人体会,在股票投资中主要应该用佛经佛理来调整自己的心态,规范自己的行为,体验安谧平和的心情。同时用自己清除妄念的心去看待股市中的人和事、涨和跌、赢和亏。比如用宽容心来看待股评,用惭愧心来看待消息、传闻,用忏悔心看待自己追涨杀跌,用慈悲心来看待上市公司的业绩,用精进心来勉励自己寻找股市的规律,用利人心来看待股市的暴涨暴跌。其实,股市的变化而导致的烦恼都是自己的心理在作怪,一切万物不离自性,我们若能认识自性,于无往无执中安好自己的心,就会进退适当,涨跌自如。
佛法佛理的教诲使我在股票投资中深受其益,其中自己感受特别深的又有这样三点。
其一:平常心是道。佛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说人要回归到生活的自然,不要在生活上添加丝毫的勉强和造作,这样所发出的心智才是真心。
做股票其实也是应该持平常心,不要刻意去追求,遵循股市的规律,遵照自己摸索出来的适合自己性情的运作习惯,不要去打探传闻,不要去寻找包赚不赔或百战百胜的技巧和手段,或者去借钱炒股,放大信用炒股,痴想几天就抱个金娃娃。平常心就是随喜随缘随心,高了就抛,低了就买,有赚就赚,看不清就不买不赚;不羡慕别人的好运好彩,四处抓黑马,结果使自己东买西抛,追高杀低,进退失据;不要把炒股当职业,不与别人比,不与过去比,不与高点比,不与曾经有过的辉煌比,平平常常,安安逸逸,轻轻松松。却在平常之中看到行情的变化,在无欲之中对待涨跌赢亏。
其二,熄灭贪目真痴。佛教有诗偈,贪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股票市场尤需戒贪目真等妄想之心。
许多人炒股票叫心烦,叫意乱,又爱又恨,说炒股票苦,苦在哪里?就是苦在有心魔,苦在贪目真二字。贪即贪恋,涨了还想涨,赚了还想赚,名曰拼搏,实为不知足。从8元涨到14元,抛了,又看涨到18元,追进去,40元抛出,60元又追,80元也追,120元还追,指望到200元,大家都知道这是只什么股票。回过头想想,也觉得奇怪,自己迷失了根本,让气氛冲昏头脑,让贪恋迷糊心窍。这就是贪,过分追求。
目真。就是目真恚。一遇逆境或不如己意,就发怒、发恨、抱怨,不反省自己。抛了见涨,心里不舒服,买了就套,心里更不舒服,执着、坚持,却不分析、不研究、不安心,任凭自己的思路去一意孤行,或者走极端,走向反面,去信传闻、信专家、信玄学、信庄家、信一些深奥的分析方法、信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分析工具。结果是乱了自己的心境,迷失了自己的判断。
其三,不追求园满完善。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世间十全十美的事少有。所以佛学中说,残缺也是美,残缺是生命的本质,也是世界的实相。
股票投资其实也是这样,有格言说,“八成是神仙,”“不卖最高,不买最低,”“鱼头鱼尾留给别人,”说的都是不要刻意去追求一种完美。买了涨的,又想要黑马,骑上黑马,要跑全程,跑了全程,又不愿放过阶段差价,这是许多人在股市的写照。结果大多是高位未走,又从终点回到起点,心态反而被破坏。还有一些朋友,赚了高兴,亏了伤心,口里说,只想赚一点点,实际天天都在算帐,又赚了多少,资产达到几位数,可以买车买房买电器。许多时候,算帐之时,就是大跌之前,十有八九灵验,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和经历。
问:大师将佛学哲理与股票投资完满结合,听后很受启迪。最后想问你,佛教讲因缘,缘起缘灭,既然如此何必还在投资上努力?作为一个普通的股民又怎样领会佛学的真谛呢。
答:世间对佛学其实有许多误解。佛学的确强调诸法因缘而起,空白自性,但并非说每人前途命中注定。坏的命运也可以藉种种植善而加以改变。佛教并不鼓励人听天由命或乐天知命,而希望人开创命运。同样佛教对世事关心而不干政,对科学知道而不迷信,对财富享有而不拥有。佛教有所取,有所舍,有所舍才能有所得。
对于普通的投资者,领悟佛理的最好方法是,保持心态的安宁和快乐,做一个快乐的投资者。快乐有多种层次,有生理的快乐,有迷恋艺术的精神快乐,还有追求理想、目标、信奉宗教的灵魂快乐。作为一个投资者也有多种快乐,有投资成功的快乐,有赢亏过程中体验的快乐,更要有涨跌赢亏寻常事,苦乐一念间而带来心态的平和乃至事事圆融的心灵。这恐怕是我们最希望达到而最难达至的快乐。
和尚为什么能赚钱?
坊间盛传一个和尚炒股赚钱的故事:说股票价格节节上涨,人们都在抢购,唯恐慢一步得不到筹码。和尚悲天悯人:我不施舍谁施舍?于是把股票卖了,结果躲过了一场大跌。后来因为大跌不断,股民恐慌性抛盘,许多股价被拦腰截断,股民许多被套,和尚看到又心生怜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你们不要就给我吧!结果反倒买到了最低点,接着大盘强劲反弹,和尚大赚。
这是一个初看上去很滑稽的故事,想赚钱的铩羽而归,不想赚的却盆满钵满。但当我们深入玩味的时候,会发现这个故事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投资的本质。
市场上近乎所有失败的投资都是源于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以及在贪婪和恐惧驱使下试图低买高卖的尝试。和尚投资获利,恰恰是因为他的行为超越了人性的缺陷。那么,在震荡的市场中,有没有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超越人性局限而且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基金定投。
在着火的房子里数钱
股市如同着火的房子,放进去什么宝贝都贬值,以至于“宝马车进去,自行车出来”。即便如此,在这着火的房子里,一大群人依然在里面数钱玩,越数越少,心火越来越大,火烧火燎的心烦。买股票,肯定都是为赚钱。但每个人都要经历赔钱的时候,这时候怎么办?肯定要学会自己安慰自己,这次赔了,没关系,下次再赚回来。在一次次的赔与赚中,我们的交易思想开始慢慢成熟,心态开始稳定,体系逐渐建立。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修炼的过程。修炼什么?修炼你的心。
在着火的房子里谈修炼,有点佛学里的讲禅的意味了。话说回来,心外无法,心法就是最高的法。无论什么事业,什么事情,只要你投入了,用心了,感受了欣喜若狂和痛不欲生,都是修炼。佛学中的道理,对于解决投资中的心理困境非常有效。其实学佛,和做股票一样,都是通过炼心,修出真正的定力,最后得到真正的解脱。任何领域的顶尖人物,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思想中,或多或少都接近禅的境界,比如石佛李昌镐。
谈股票嘛大家津津乐道,口若悬河。但一说佛教,生活中许多人对此有误解,不是说磕头念经才是学佛,做股票做得宠辱不惊,心如止水,一心不乱,也是大修行。曾经沧海难为水,赚过赔过几千万的人,他的定力肯定要大过只赚过赔过几千钱块的。所谓不迷不悟,只有你曾经被绕进去过,又自己走出来了,境界才会自然上去。那些赔个几万就要死要活的,还是不要碰股票的好。
炒股的目的是赚钱,那么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为了求来世,有人说是为了求福气,反正现在大家觉得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喜欢去拜一拜,好人坏人齐上阵,似乎这样就能够心安些。这也是佛教常为人所诟病的原因。我认为,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自己来自何方,去向何处。一间房子已经着火了,你还在里面数钱,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这种生命的状态。
人生是在着火的房子里数钱,炒股是数钱在着火的房子里,能在这两所着火的房子里宠辱不惊,心静如水,实在不容易。赔点钱,生个病就把自己搞个半死,稍微有点高兴的事,没两天,又被无常弄得垂头丧气,这些,都是因为没有真正解脱。世间的福气,多挣个几千几万,多泡几个妞,可以是阶段性的目标,但实在不值得花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值得追求的,是走出失火的房子,获得大自在、大喜悦。
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一些沉浸在股市里的朋友,别看到磕头烧香的老头老太太以为那就叫佛教,真正的佛教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这世上我们会错过很多东西,比如爱情、比如财富,但请不要错过人生。而佛教中的许多道理,是帮我们打开人生的一把钥匙。钥匙可以有很多把,但开锁的话,一把就够了。至于股票嘛,还是那句话,房子正在着火,可以找个凉快点的角落嘛。自在实在是人生中的一种境界,同样是数钱,境界不一样啊。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趋势一旦形成,确实难以改变。“忧虑和恐惧让股市阴云密布”,这是《巴伦》杂志在1991年投资圆桌会议后的那期周刊的标题,但是谁能想到,没过多久,股市就出现了一个巨大反弹,道琼斯指数创下历史新高。但是中国不一样,我们的媒体和财经评论员,一如既往的看多,希望有戏剧性走势,的确,那只是戏剧中才可以出现的。280点,市场就是如此残酷。
“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选股者来说,在一片悲观气氛中,反而为寻找赚钱机会很大的股票提供了买入良机。这时,报纸上的标题都是悲观沮丧的,道琼斯平均指数从夏天到初秋大跌了600点,连出租车司机都在推荐债券,基金经理人持有的现金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高达12%,而和我一起参加巴伦投资圆桌会议的投资专家中至少有5位预言将会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
星云法师的书,书中有一篇文章极其有哲理:佛光山在短短三十年间,之所以能有现在的规模,是许多人“作牛作马”,服务大众得来的成绩,我丝毫不敢以“龙象”自居。随着时代的进步开放,佛门僧伽的数量普遍提升,这本来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情,但目睹许多人出家之后,即高高在上,自称“僧宝”,藉“自修”之名,懒于说法,懒于度众,懒于活动,懒于利生,长此以往,不仅是个人的堕落,也有违于佛教的真义。社会上也有许多人只知道坐享其成,一旦失败,就怨天尤人,甚至为了名利虚荣而作奸犯科,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
不炒股票的,去炒房子,也是同样的“炒”的心态,追涨杀跌是永远的。还是琢磨星云法师的话,在此奉劝大家不要只看到别人的开花结果,要知道最初的播种耕耘是十分重要的,所谓“想要千人头上坐,先在万人脚下行”,唯有先作众生的“牛马”,才能成为顶尖的“龙象”。
正所谓:欲为佛门龙象 先做众生牛马。
股市,无常与知足
有位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她想知道作为一个佛教徒的她是否可以涉足股市,这是否为佛教戒律所许可。
她表示她之所以涉足股市并不全部是为了挣钱,她发愿会把其中一部分钱(假如挣到钱的话)用于佛教事业,我们都知道,目前做任何事几乎都要用到钱。她想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否是可以被允许的。我想说的是,事实上,佛教里面并没有任何绝对的东西,但是一种行为是否被允许,要看动机和后来的发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你的动机也会乔装打扮欺骗你)
例如在佛教里,吃肉的行为被认为缺乏悲心而不被提倡。同样是吃肉的行为,假如一个凡夫去做就会给自己造就很多恶业。但是如果是一个成就非常高的大成就者去吃肉的话,结果就不太一样。他不但不会造成恶业,还会利益被吃的众生。所以,佛教徒是否可以涉足股市并不能一概而论。帝洛巴可以通过性交让自己的女房东证悟,你就不可以。
假如你的动机正确并且可以保证自己不被污染的话(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就象是你向我保证自己从染缸里出来还可以保持一尘不染一样值得我怀疑),那么你当然可以试试。假如你发现涉足股市并没有增加你的智慧和悲心,只是导致你每天提心吊胆并且令你的贪心猛增的话,那么我建议你最好还是退出来。不是只有股市才可以挣钱。
当然我也承认股市可以教会人们很多东西,比如你可以从股市里领略无常和知足,昨天还在一路看涨的股票今天可以跌到谷底,昨天你还可以到最高级的酒店住最好的套房吃最贵的鱼翅,今天你却连一个月三百块钱的房租都无力支付,这是对于无常最好的诠释。不过人们对于无常总是缺乏心理准备,所以总是有人被震惊。
股市可以让你学到无常,虽然所有的事物都是无常的,但是通常一朵花的凋谢并不能轻易震惊你,你甚至不会注意到这样的无常,因为它对你太不重要了。但是假如你的股票大幅下跌的话,你可能就比较容易领略无常。这对于那些惯于忽略无常的人们不是没有好处,虽然代价是非常惨重的。
你也可以通过涉足股市来检视你的修行,假如你修行非常好的话,可能你不太会为自己的股票套牢而烦恼,你的情绪不会巨幅波动。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是不能对抗因涉足股市而带来的烦恼和情绪波动的话,你还有必要进一步修行。
所以我的观点很明确,假如你在涉足股市之后发现自己并不能如愿以偿的操纵自己的情绪的话,那么继续逗留就不是理智的行为。
在修行的初级阶段,你需要为自己营造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就象是一潭水,假如你老是搅动它,那么他很难沉淀下来。你就很难看到潭底的鱼。
而且假如你不幸暴富的话,我觉得对你来说未必是件好事。假如你现在因炒股而有了一千万,你会拿它做什么?你可能最想做的就是找个最安全的地方把它藏起来以及怎么让别人相信自己并没有发财。而不是把它捐出去。即使你因为当初的承诺而不得不捐的话,你可能也只会捐出非常少的一部分。而且是带着不情愿。
这个时候,你的心已经中毒了。你忘了自己是个修行人。你忘了自己的初衷(也许那本来就是个借口)。我并不觉拥有一千万对于佛教的修行者是个好消息。你可能因此舍弃最宝贵的东西。所以你必需谨慎。
这里我想总结一下:第一,不是所有的佛教徒都不可以涉足股市,但你是否是那种可以作任何事的佛教徒,这个需要你自己判断。第二,挣钱的方法有很多种,假如你有福报的话,不炒股也不会缺衣少食。假如你缺乏福报的话,即使把微软公司交给你,你也挣不着钱,你会搞的一团糟
慈悲布施是股票投资的必备条件
2006年以来,中国的股票市场真可用“火火火”来形容,大盘在一路东方红的赞歌声中,有的中小投资者(本文不讨论机构投资者)赚得盘满钵盘,有的虽前期资金收益到了摩天大楼的顶部,可是去年5.30后,又坐电梯回到了一楼。到现在,有的甚至住到了地下室(听说地下室下还有地窖,地窖下还有十八层地狱,呵呵)。
为什么同是中国股市,同样的大盘走势,同样的个股热点板块,投资者的收益不一样呢?我相信大多数人肯定会以股票技术分析水平的高低、有没有内幕消息来解释这种收益的差别度。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可是怎么解释有的刚进股市屁技术不懂又没有内幕消息的人也大赚特赚呢。我有个同事第一次买股票,什么也不懂,买了中国远洋,买后第二天就停牌,复牌后连续6个一字型涨停板,你买不到,他当然不愿卖,结果当然赚了2倍才卖。这个股票,我敢肯定,在其起动时,好多懂技术分析的人认为是个好票票,可为什么你没买,因为其它许多股票技术走势也不错,你的资金买了其它股,没钱买了。估且看看这位朋友的面相,国字型脸,大鼻子,满面红光,正走运呢。(应该是前几世所修财布施的福报吧。)技术分析最多只能使你不亏少赚,大赚特赚的根本原因不在技术分析哟!还有就是资金管理,是在股票市场控制风险的利器。可是要赚大钱往往是重仓某一个股,而这个股票涨得特好。
那么决定一个投资者在股票市场大赚特赚是什么原因呢?我在《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因果律》一文中分析了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告诉我们的因果定律。其实做股票赚钱也是遵循因果定律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发展变化,产生果之前必然有因。做股票赚钱的人,不论他在这个时间段间内做任何的商务活动,他也能赚钱的。只不过现在是借买股票这个助缘来实现他曾经因进行财布施(种种子)而结出的果子罢了。
那么,如果你想在股票市场赚钱(对股票情有独衷),却又苦于一直没有在资金增值得上得以突破的话,应该怎么办呢?根据因果定律的原理进行财布施,可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
学佛与股市投资
评论
2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