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笼子如何关住权力?
有两个疑问?
一是权力本身对制度的设定有很大决定作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权力能否自己进入这个笼子或让笼子关自己?
二是若权力所有者是孙悟空,很会善变,很会机会主义,这时笼子也就成了摆设,因为善变的权力或机会主义的权力自己也会钻出笼子。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如何不让权力钻出笼子?
对于第一个问题,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如民间的力量,来关住权力。要充分发扬民间的监督作用。
对于第二个问题,第一,需要建设严密的制度。但建设严密的制度,也需要成本,同时,制度太严密或太复杂,也不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发展而言,未必就是好事。第二,我们要改造权力所有者的善变性和机会主义特性。
要解决好第一和第二个问题,需要三个支点。一个支点是强势的政治领袖;一个支点是杰出的思想家;一个支点是公众的良心。没有这三个支点,上述两个问题就可能永远无解,社会转型就可能会一直处于低水平均衡之中。
如何构建三个支点,我们需要土壤、太阳和雨露。对于太阳和雨露,我们可以通过增大开放的空间,来提高太阳照耀和雨露滋润的概率。对于我们脚下的土壤,我们可以培植和改良。这土壤,就是文化的改造,就是要建设新文化,就是要建设有敬畏、理性、诚信意识的文化。
如何建设新文化,从习俗改造入手。建设有神圣精神的文化,让其更多脱离世俗性。
如何建设有神圣精神的文化,需要建设宗教文明。中国的宗教文明建设,就是要建设一个文明的宗教,让其成为国人的精神支柱。未来中国的文明宗教,应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宗教。未来中国的宗教文明,应将核心价值观纳入其中。
对于文化建设而言,神圣性与世俗性和谐,社会就充满生机,社会发展就和谐,就健康。
宋圭武2013年1月22日写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