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内衣之殇
保暖内衣可以说是中国内衣行业一个特有故事的品类,大起大落,可歌可泣。从当年众多的代理商提着现金追着企业仓库拿货的“天之娇子”,到今天只有靠天吃饭的“明日黄花”,不由让人感慨:保暖内衣你究竟要怎样突围?要怎样才能步入正常的发展之路呢?相信,问题所在,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可又是不能解决的。处于十字路口的保暖内衣,究竟要走向何方,相信,是谁都没有答案的。
那么,保暖内衣市场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这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有没有很好的方法去真正解决?横亘在保暖内衣发展之路有以下几点。
季节性产品
保暖内衣是季节性的产品,一年之中真正的销售日期四个月左右,就像中国的泳衣一样,泳衣是天热时畅销,而保暖内衣则是天冷时畅销(并且要视当年的气温高低、天气冷得早迟来定)。这种品类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保暖内衣的发展,从经销商层面来说,如果代理保暖内衣,那么,为了丰富店面与提升销量,必定在上半年增加其他品类,这样,保暖内衣无法在店面成为主流品类,只能应季而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几年,就有企业提出了生产四季内衣,如增加常规内衣等,可到今天,保暖内衣企业增加常规内衣也没有明显的起色,从产业板块来看,浙江不具备生产常规内衣的优势,就也是没有形成产业链,作为补充的品类,许多企业都在外面“贴”,产品没有定性,也没法形成系统性。所以,尽管企业为了解些问题,推出补救措施,但收效基微。造成保暖还只是下半年的产品,而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四季产品。
无法把控的终端
制约着保暖内衣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渠道无法把控。一年一换代理商是很正常的事。这样,企业无法把控只会让渠道网络失控,很多政策措施无法执行。导致代理商经营保暖内衣主要是看性价比,也根本无法做什么服务。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前期厂家与代理商的铺货政策,让终端商活得很滋润,因此,在经营上也不会花很大的力气去推,碰到好的天气,在不担风险的情况下,赚得盆满钵满,整个产业链都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获得较大的收成。而如果一年碰到暖冬,作为经销商来说,赔得只是时间,以及由时间堆积而带来的利益。可苦的是厂家,商品变成库存,压得是资金,更是影响着来年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也有个别的企业想改变这种市场格局,推出订货制,但保暖内衣市场错综复杂,经销商都想代理商铺货,这种自下而上的压力,自然最终会推到厂家。在这种大环境已形成的情况下,单凭一二个企业来谋求变革,想改变格局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对于经销商来说,你这个牌子不铺货,其他牌子多的是,在以产品的款式与价格为主的时代,做那个牌子的产品不是一样的。所以,如果真正要改变厂家无法把控渠道的局面,需要企业联手,规范各自的市场运作,才能真正扭转前期市场铺货的行为。可说说容易,真正做起来又谈何容易。作为保暖行业,有谁以领导品牌的风范,有能力有魄力,带领企业行动起来,在利益的驱使下,谁都会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群龙无首的市场中,是谁都无法破解这个迷局。
企业主“投机”心态
企业家的思路决定出路,正如前文所说的,相比于广东,浙江的内衣企业家中有许多老板是以“商人”的身份在经营企业。广东的老板比较“专一”,如做内裤就专一做内裤,做文胸的专心做文胸,而不像浙江老板“花心”,看到什么收益大,马上调整策略,迅速跟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是专一把单一事业做大做精,而分散精力去做其他。当然,这种现象不是绝对的,我们也看到浙江某些文胸、无缝企业以十年的坚守,成就了自身的事业高峰。但从大势上来看,众多的企业以“商人”身份经营着企业,而让浙江内衣板块的发展后劲不如广东强,也会造成面对保暖内衣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企业不会去解决,而是以躲避的方式,来回避问题,使问题不能真正解决。
产品价格战
当一个品类最终沦为以价格取胜时,说明这个品类正走向衰退。保暖内衣从登峰造极走向滑落,有市场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企业的操作思路决定的,前期过于透支市场的诚信,造成今天的保暖困局。保暖内衣在现阶段,主要还是以价格作为竞争的手段之一,在这几年,大家都以面料与价格,来谋求市场的份额。但市场依旧处于风口浪尖中,将来走向何方,谁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这些年,一些企业也在谋求变革,如一些大牌,在扩张渠道,以绝大部做份的精力放在网络营销上,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或许,这也会对其他品牌的市场运作带来新的思路。而更多的传统意义的大牌企业,已从实业运作走向“轻”资本运作了,如进行品牌授权,把企业经营中最繁琐中的一环分离出去,企业专一运作品牌,轻装上阵,来赢得市场新进入的资格。所以,保暖的万千种种,大家都是以治标不治本的模式,来重拾保暖内衣的第二次高峰值发展阶段,然而,市场是时过境迁,今天的市场不需要喧嚣的吼叫,更需要的是理性的积淀,以及重生的改革勇气。
无缝突围
作为浙江内衣产业中强劲发展的一个品类,无缝内衣自从国外引进中国,就引起市场强烈的关注。也涌现出诸多无缝内衣知名品牌。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无缝内衣因为产品局限某部份消费者,使这个品类从高峰走向沉寂,一些领导品牌的企业主也纷纷放弃这个产业,转做其他。从而让无缝内衣渐渐从平静中,走向寂寞中,英雄迟暮,宝剑归鞘,让内衣行业关注此品类发展的人士,为无缝内衣的将来担忧,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无缝内衣又会走向何方?
庆幸的是无缝内衣企业中,一批具有坚强毅力的勇者,以专一、专注的精神,在耕耘着无缝内衣,让无缝内衣以第二次崛起的姿态,成为市场的亮点。以功能性作为产品技术突破口,强化终端的服务,为无缝内衣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从无缝内衣发展来看,以产品的功能作为主要卖点,形成独特的服务个性,这也是将来的发展方向。然而,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依靠某类产品的崛起,马上就有大批的跟进者,这些跟进者,只是“形似而神不似”,这样容易造成市场的混乱,阻碍着这一品类向前发展。
无缝内衣作为无缝贴身的产品,技术要求非常高,因为这一品类,不像其他,需人工操作,无缝内衣生产主要是依造机器,所以,工艺与工序是每个企业都差不多,不可能在生产形成差异化。
那么,无缝内衣的差异化从何而来,只有从面料入手,无缝内衣的面料不像其他品类,是属于大众生产型,而无缝内衣的面料是小众生产型的,一些面料有时是独供一二家企业,所以,产品能形成差异化。
以创新改革求变的无缝内衣,在将来,还是要紧抓“创新”这个关键词,强化企业的研发能力与市场运作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迎来无缝内衣新的篇章。
市场格局之变
从产业布局来看,浙江的产业主要是以无缝、保暖内衣以及文胸为主,另外作为主要产业板块—袜子,其实力不容小窥,只是袜子从整体来看,尚处于初级运作阶段,除了义乌几个品牌之外,诸暨大唐虽然是袜子生产重要产区,但没有品牌,这个板块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销售习性来看,浙江的消费习惯向上海看齐,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浙江人敢消费,也大胆消费。所以,时尚奢侈品都把浙江作为重量级消费区域。从消费者来说,时尚、款式新、花色好,价格高的内衣,在浙江的销量还是很大的。
浙江已形成了强势的代理商,并且一部份的代理商已渐渐走出单一的代理角色,从代理商转型为生产商、品牌商,所以,浙江如果是新进入者,是非常不容易的。其一是区域不好把控,浙江一般是分两大块,温州地区,杭州地区,一般品牌都是分区授权经营的,其市场把控力不像其他省份容易控制。其二是进入成本高,形成强势的代理商,对于新进入者是一种很大的威胁,另外,营运成本高,新代理商不好接品牌,都让这个市场变得有些特殊。
浙江成为内衣品牌的市场必争之地,各品牌在此地区都发展得不错,特别是本土的两个文胸口牌,其浙江占据着销量的半壁江山,所以,对于品牌来说,如何在产品线上,管理上,适应消费市场需求,是攻占浙江市场的前提,常规运作方式,在浙江这个讲究高消费的市场是有些行不通。所以,浙江市场容量很大,但如果要经营好这个市场,还是需要下很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