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2家电业:那些让人高兴、闹心和关注的事


   那些让人高兴的事

  国家补贴政策有了“接班的”

  始于2009年6月的国家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于2011年12月31日到期,而国家家电下乡政策也于2011年11月30至2013年1月31日之间分批执行到期。在2012年家电销售整体不乐观的背景下,企业和消费者盼望着国家补贴政策能有“接班的”。

  在家电行业的期盼中,酝酿已久的以能效“领跑者”制度为核心内容的家电节能补贴政策终于在2012年5月公布。这是距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实施的空调节能惠民工程之后,又一次实施涉及家电的节能补贴政策,被市场解读为家电节能新政。

  这项节能补贴自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推广期限暂定一年。各类产品的补贴标准为:电视补贴100-400元,空调补贴180-400元,冰箱补贴70-400元,洗衣机补贴70-260元,热水器补贴100-600元。

  长期以来,由于节能家电产品价格相对较高,而大多消费者在购买时更注重眼前的实惠,导致节能家电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节能补贴政策的出台,为节能家电的终端销售增加了吸引力。同时,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家电行业整体表现疲软,节能补贴政策是继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政策之后,最具推动力的利好政策。最后,该政策不仅对行业中有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形成利好,更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最终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首个3D电视频道开通

  2012年元旦,国内首个3D(三维立体)电视频道正式开始试播,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享受3D技术带来的视觉盛宴。该频道由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等6家单位联合开办,每晚首播4.5小时,重播两次,共13.5小时。内容包括动漫、体育、专题片、综艺等。

  智能3D电视已经成为彩电消费的主力军。经过几年的发展,智能3D电视的技术日臻成熟,不论从成像技术、显像技术,还是视觉清晰度来说,智能3D电视逐渐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

  2012年,在欧洲杯足球赛和伦敦奥运会以3D形式直播的推动下,3D电视迎来新的购买浪潮。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3D电视占液晶电视整体零售量的比例,2011年7月时仅为12%,到2012年7月时已升为32%。

  那些让人闹心的事

  行业整体低迷

  受国内整体经济增长放缓、海外经济复苏缓慢、房地产持续调控及原有家电刺激政策陆续结束等诸多因素影响,2012年我国家电市场整体低迷,进入调整期。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白电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被视为家电业“最后一块利润高地”的小家电也显露疲态,而彩电市场增长率则勉强转负为正。

  业内调研机构中怡康的研究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空调零售总规模为2777万台和913亿元,相比2011年同期分别下降13.3%和9.0%。被寄予厚望的国庆节期间市场未能延续第三季度的回暖态势,目前2012全年的最终数据还未出炉,但预计全年空调销量下降10.5%、销售额下降6.4%。

  中怡康测算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冰箱市场零售总规模为2616万台、621亿元,同比均下降了12.2%。幸运的是,国庆节期间冰箱市场表现不俗,零售量达376万台、零售额达10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2%、5.8%,一举扭转负增长局面。

  不过,即使是在冰箱市场同比微升0.8%的9月,洗衣机市场仍同比下降0.5%,未能摆脱负增长。同样,微波炉在9月份的零售量也同比下降2.7%,延续前8个月的负增长态势。

  最大的亮点是,平板电视增速转负为正态势明显。中怡康测算数据显示,2012年1月,国内液晶市场零售量同比下降26.8% ,零售额同比下降32.5%。截至2012年11月,国内液晶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13.4%,零售额同比增长6.6%。

  家电使用年限迟迟无正式说法

  彩电8至10年,电冰箱13至16年,洗衣机12年,空调10年……这是人们时常在各类媒体上看到的所谓家电使用年限的数值。在媒体上更经常看到的,是各地因为家电超龄使用引发的事故。在此背景下,明确家电使用年限,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件大好事,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电超龄使用带来的危害。

  2007年,我国发布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则》国家标准,并于2008年5月起实施。但该标准只给出了原则性的要求,没有具体规定各家电的安全使用年限,需要《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细则》与之相配套。2012年,多次有媒体报道称,此细则已正式实施。

  不过,12月,全国家电标准化委员会家电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部部长鲁建国通过媒体表示:“《家电安全使用年限细则》早在2009年就已经通过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审定,向国家标准委报批,但目前为止也没有得到国标委正式的批准施行,因此目前消费者在卖场还不能看到相关的标识。”

  据报道,此细则至今没有正式实施的原因是,截至目前,国际上关于电器产品的安全使用年限并没有一致认同的理想验证方案,也缺少关于电器产品安全使用寿命的规律性数据描述。目前广泛流传的各类家电的安全使用年限数值实为国际上的参考数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没有制定过家电安全使用年限的国际标准,在发达国家中,只有日本发布过家电安全使用年限的标准。

  据悉,《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则》国家标准规定,从消费者购买之日计起,在厂商标明的安全期限内,消费者正常使用家电产品时发生安全事故,所有责任都将由厂商承担。因此,厂商和消费者热切期盼关于家电使用年限的正式说法。

  那些值得关注的事

  企业热衷于走高端路线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升,消费者对于高科技、智能化、节能环保产品的需求逐步升温,高端化正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业内专家指出,高端化趋势将是带动未来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新的家电节能补贴政策重点扶植1、2级能效高端产品,对进一步优化家电产品的消费结构、普及高能效产品将起到促进作用。虽然短期内我国家电产业没有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但高端家电依然会保持高速的增长。

  2012年,创维、海信、康佳、TCL、长虹、海尔等主流国产彩电企业继续大幅提高智能电视在彩电整体市场中的比例。国内主要彩电厂商还纷纷将智能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并与内容提供商等展开合作,智能电视销量在2012年增长迅速。海信应用软件平台已拥有数量最多的8000余款应用软件,长虹实现在售彩电70%智能化,智能电视产品市场认知度也达到96%。

  白电企业则纷纷开始战略转型。以美的为例,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战略转型,放弃此前追求市场份额的战略目标,转而开始强力改善产品结构,提高毛利率水平,追求产品质量及可靠性,改善能效状况,提高产品品质。

  在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转向高端领域,提升中高端节能产品的占比,通过增强品牌溢价能力提高利润,增强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开始告别单纯比拼价格的竞争手段,转向技术创新的较量。

  IT企业进军智能电视

  2012年5月,联想面向中国市场推出首批定位于高端市场的K系列智能电视,与市场上的其它品牌智能电视基本相同。

  同时,从2011年开始,关于苹果电视的传言就没断过。不过,关于其上市时间,一开始说是2012年上半年,后来又说是下半年,到了12月,人们等来的却只是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的一个公开说法,公司的下一项重大计划是关于家庭中的客厅部分。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我走进客厅,并打开电视,我感觉时间像是倒退了20到30年,这是一个让人有着浓厚兴趣的区域,不过我只能对此透露这么多信息。”

  人们对IT企业和传统彩电企业在智能化时代的优势比拼进行了大讨论,两大阵营各有其支持者。这也充分说明,智能电视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消费者来说,这自然是一件好事,选择更多了,智能电视产品质量和体验大概也会更棒。

  超高清电视来势凶猛

  超高清电视是指屏幕的物理分辨率达到3840×2160,即4k×2k级别的电视。彩电在经历了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HD高清电视到FHD全高清电视的进化后,或将迎来4K超高清时代。

  彩电尺寸越来越大,引发了业界关于视觉冲击力的思考。针对电视“看”的属性,高画质显然极为重要,中外主流彩电品牌在2012年下半年纷纷发布4K超高清电视,力图抢占市场话语权。东芝、索尼、夏普、三星、LG等日韩企业,创维、康佳等中国企业纷纷推出超高清电视产品。

  不过,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现阶段超高清电视大范围推广还不成熟。首先是价格,目前市面上的4K超高清电视均价为普通电视2倍以上,最高甚至达到5倍,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其次是4K片源,这涉及到上游广电系统,短时期内很难理顺关系。

  据了解,由于4k超高清电视需要较大的屏幕尺寸,再加上产品往往与智能电视、云电视相结合,因此价格十分高昂,动辄就标出10万元,甚至更高的价位。(记者 邓华东)

注:本人新闻作品,原载于2013年1月8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9版。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