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中石油要快刀斩乱麻


  《时代周报》2013年10月10日报道称,拆分中石油有多种方案流传,但启动阻力重重。从媒体报道看,中石油的高管们几乎都反对拆分,他们反对的理由是“石油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必须垄断”,并威胁说“拆分中石油会把燃油和天然气价格炒高”。

  战略资源并不一定要由国家垄断

  央企垄断行业的人,都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强调自己的企业如何重要,多么战略,想法设法为保住自己的垄断地位狡辩,就像有人就对《时代周报》记者张蕊说的那样:“央企,这个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命脉,一个行业出问题,会影响很多行业!”

  石油是国家的战略资源这并不错,但战略资源并不一定要由国家来垄断。看看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荷兰壳牌公司、美国雪佛龙公司等这些世界石油巨头,哪个是由国家垄断的?加拿大石油公司过去由国家垄断,但在1991年,加拿大政府开始对国家石油公司进行私有化改革,到2004年,政府在该公司的所有股权均已出售干净。难道这些西方列强不懂石油是战略资源?

  美国等很多发达国家,国家不但不垄断石油,连军火也不垄断,而是通过招标的方式与私营军火企业签订合同,由私营企业制造,谁造的武器好,谁的武器便宜,就买谁的。

  航天业也是如此,美国逐步把航天市场化,政府只负责招标采购。例如,2011年美国5架航天飞机全部退役,NASA把地球轨道太空运输任务交给私营企业,政府用商业模式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和物资,美国私营航天公司SpaceX就是为NASA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的合同企业。所以,以“战略”和“国家安全”等名义阻挠对垄断企业的拆分是站不住脚的。

  打破垄断不会炒高油价

  我们继续分析,拆分中石油,打破央企的垄断,会不会把燃油和天然气的价格炒高。

  首先我们要清楚,炒作商品价格,都是针对便于储存和保管的商品,如房地产。对石油和天然气而言,储存和保管成本巨大,而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很大,人们不会轻易去炒实物石油和天然气。人们可以在短时期内把房价炒高,但要在短时期内把石油和天热气的价格炒高却很难实现,因为石油价格主要取决于海湾地区的国际形势变化。

  媒体常有报道,我们的燃油价格要比很多国家高不少。中国央企垄断了石油和天然气,并没有让燃油和天然气的品质变好,价格变便宜,这也说明垄断不会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

  电力也是不易储存和保管的产品,人们也很难炒高电价。美国等一些政府没有垄断电力的国家,电价是通过供求原理定价的,也就是说,电的价格由发电商和销售商通过招标确定,电力交易一般每半个小时交割一次,电量和电价都要重新确认。

  美国能源效率理事会(ACEEE)2009年9月30日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电的生产成本平均为0.025美元/千瓦时(0.167人民币元/度)。另根据美国能源委2010年10月发布的数据,2009年美国各电网正常电价平均为0.02526美元/千瓦时(0.169人民币元/度)。而中国2009年的最便宜的火电价上网价格为0.35元/千瓦时,中国的上网电价是美国的2倍多。

  所以说,认为竞争会炒高价值的说话即不符合经济学原理,也与事实不符,拆分中石油不会炒高油价。

  垄断滋生腐败

  通过这几年从央企揪出的一个个大贪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哪里有垄断,哪里就有腐败。中核集团垄断出了康日新,中石化垄断出了陈同海,铁道部垄断出了刘志军。但生产贪官最多的还是中石油,垄断出了蒋洁敏、王永春、李华林、冉新权、王道富等一窝大贪官。

  央企高管的腐败必然要损害股东利益,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A股上市第一天以48.62元开盘,6年后的今天,中石油股价跌到了7.82元,跌得只剩下一个零头,蒸发了84%,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现在的中石油增发已不可能,只有发债。2013年10月10日,中石油首次发行5.5亿欧元债,将筹集的资金用于偿还旧债和海外业务。中石油不断靠发债融资,这更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中石油的股票已成了咸鱼,难以翻身。

  只有制度可以降服垄断

  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不只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垄断并不可怕,只要有制度约束,照样可以保持企业廉洁,提高生产效率。

  拿法国来说,法国电力公司、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法国邮政、巴黎公交公司、法国核工业公司、法国航空公司等很多企业都是国有的,但他们对企业高管有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并把此看作是政治问题,高管的薪酬变动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法国法律规定,国企高管各类报酬总和不得超过法定最低工资的20倍。而对公用性、垄断性公司高管薪酬直接参考公务员薪酬制度进行管理,而不考虑市场因素。国有企业是人民的,企业法人即董事长必须是公务员,由总理任命,执行公务员工资标准。总经理由董事会招聘,薪酬标准由财政部确定,没有浮动工资,也不实行年薪制。财政部的公务员不得到曾管辖过的国企任职。

  根据法国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法国私营企业和有政府参股企业高管平均年薪为95666欧元,而所有从业人员工资中位数为20107欧元,高管薪酬是普通职工的4.8倍。法国企业高管的年终奖取决于公司效益,首席执行官的年终奖不得超过其基本工资,其他高管的年终奖在基本工资的50%-75%之间。高管的长期绩效奖主要是股票期权,行权后必须持股至少4年。法国法律规定,企业的非执行董事不能同时享有工资和股票期权,而且他们必须持有公司股份,持股数额由公司规定。

  这些制度就限制了央企高管利用掌握的职权中饱私囊,把高管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企业赔本,高管们也拿不到高薪。

  拆分中石油要快刀斩乱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目前这种政治大环境里,单独对中石油出台一套像法国那样强有力的约束制度根本不可能,拆分中石油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当然,拆分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垄断,实现市场竞争。为此,必须把中石油拆分成多个公司,并允许他们跨地区交差经营,实现充分竞争。

  对因打破垄断后多家石油公司竞争会炒高油价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竞争的结果是让消费者受益,竞争企业都会设法为消费者生产品质更高的燃油,价格也会更便宜,因为品质差,价格高,就没人用你的油,你就要倒闭。

  即使拆分中石油后几个石油公司玩猫腻,结成价格垄断同盟,这也不用担心,因为外国石油公司立即乘机而入,以优质的油品、较低的价格迅速占领中国燃油市场,最后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总之,对中石油的改革,一定要杜绝像对铁道部的改革那样,换汤不换药,改来改去,机构更臃肿,效率更低下。对中石油来说,要么不改,改就要拆分,拆分就要彻底,要快刀斩乱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