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徐经世(二)


     前言:距离写第66篇——名医徐经世(一)已经有段时间了,一直压着没写。前些天,一个老大姐、老领导、老同事生病,问起徐老的事,这才准备接着写下去。

     父亲在2001年底去世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再去见徐老。因为他一直比较忙,如果我们没有需要而专程去看他的话,似乎又觉得有点矫情,但全家都还经常想着他,念着他,经常说起他。2004年7月,在豆妈来到合肥三周年的纪念日,我和豆妈在合肥办理了结婚手续,完成了法定手续。2005年5月,我们在双方老家先后举办了简单的仪式,算是给双方家长和亲戚朋友有了个交代。

     因为双方老人都不在身边,婚后我们一直过着简单而快乐的二人世界。有一段时间,豆妈觉得身体不舒服,就去医院做了检查。在省立医院做了B超后,发现是卵巢上有个巧克力状囊肿(俗称巧囊),大概有1.6*1.3CM大小。主看的医生是省立医院的副院长,(忘了姓什么了),他说必须要做微创手术才能去除,否则就很难治好。豆妈不想开刀,想看看能否通过吃中药治好,于是她咨询了省立医院的医生还有豆妈的一个在妇幼保健医院的朋友,但他们都说不可能。豆妈又实在不想做手术,还是想试试中医再说。

    由于不想去徐老家里打扰他,我先陪豆妈去了中医附院,准备通过门诊挂号去看。结果,头天晚上9点多去医院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在门诊挂号处自发的排起了号头,甚至有一个病人在医院旁边开了个旅馆住了下来,准备明天一早起来挂号。眼看挂号无门,我只好决定再陪豆妈去徐老家里了。

    在一个周末的时候,我陪豆妈去了徐老家。徐老仍然精神很好,仍然记得我的名字。还问起了我的近况,工作忙不忙,结婚没有,有没有小孩等等。我一一做了回答。徐老经过仔细的诊疗,又查看了我们带去的省立医院的检查单,开了一些药方,嘱咐豆妈吃完后再来检查。我试探的提到,现在号特别难挂,老是来家里打扰你也不好意思。徐老立刻说,没关系的,能挂到号的话你就去医院,挂不到的话就到家里来吧。我们千谢万谢的走了。

    豆妈在吃了一段时间中药以后,觉得病症有所好转,于是又去省立医院做了检查,发现囊肿已经变小,大概只有1.1*0.8CM大小了。和医生说,医生也觉得很神奇,但又不得不相信检查结果。豆妈的信心也大大增强了,坚定了继续吃中药治疗的决心。有时候她去医院排队预约徐老的号,(经常只能预约到2个月以后的号,但徐老每次开的药方都是吃10-15天的,每隔一段时间必须要调换药物的)有的时候实在挂不到号或者等不及,我就陪着她到徐老家去。每次徐老都给予了细心的接待。

     “良药苦口利于病”,豆妈在前前后后差不多吃了有70-80付中药以后,症状逐渐好转,气色也非常好。再去省立医院做了B超检查,发现囊肿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省立医院的医生和妇幼保健医院的朋友都很惊奇,只能说中医太神奇太奥妙了。我们又带着检查单去了徐老家,告诉了徐老这个好消息。徐老也很高兴,临走的时候还特意嘱咐豆妈把病历留下来给他,他正在写一本中医的书,准备留作案例之用。(今年7月份,我和同事去帮他拍节目的时候,他这本书的样稿已经出来了,厚厚的一大本,而且是大16开的。几个月过去了,不知道最近可发行了)

      在那以后,我们偶尔还会去徐老家。有时候是陪亲戚朋友去,有时候自己身体不舒服,也让徐老给我们开几幅调养的补药。(有的完全治好了,大多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有的时候过年过节,正好路过他家附近,我也顺便上去看看他。基本上每次在他家里都能看到有或多或少的病人,每个病人的情况和神情都不一样,而徐老则一如既往的,认真,专注的在他的书房里接待每一个病人,利用他的医术,缓解病人的病痛,给予他们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