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工程师马丁·艾伯哈德注意到美国豪宅中通常停放着两部车,一部是保时捷这样的豪华跑车,一部一定是普通却环保的普锐斯,表达着所有者追求奢华、速度又追求环保的两难选择。于是马丁想到了合二为一,于是就有了特斯拉的第一款电动跑车Roadster,于是就有了本文的思考:既然是豪车,电池的标准自然要高;既然是跑车,车不能过重且续航能力必须要长。在各项技术的成熟度达到一个临界点的历史时期,特斯拉作为最新一代电动汽车,在以高端消费为起点、为标准决定其电池质量不同凡响的同时,也应决定了特斯拉成为电动汽车企业中的后起之秀。
电动汽车的历史甚至早于燃油汽车,一百多年来,二者的竞争从未停息过,电动汽车也从未赢过。就连一向对投资十分自信的技术狂人马斯克也知道对特斯拉的投资成功概率“低于50%”,他更知道这是在与时间打赌,踏错节奏便成为电动汽车争取生存权先烈中最新的一位。
马斯克又一次赢了,特斯拉甚至把市场拓展到有巴菲特投资的比亚迪所在的国度。此时特斯拉推出的Model
国人在新能源的路上走得很辛苦,好不容易有个比亚迪却渐渐没有了电动汽车的声息,好不容易有个不输给外人的光伏又被“双反”暗算了一下。中国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最新的消息是:国家未能按时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需要总结的原因很多,缺少独到的技术,更缺少特斯拉一样的高起点、高标准一定是重要原因之一。
笔者永远不会忘记熟知德国与中国光伏终端市场的德国沃尔索公司施睿的一句话:同一个中国光伏产品生产企业,用在中国电站的产品质量几乎只有用在德国的一半!
光伏电站有一个25年使用期的质量标准,这既是对消费者的服务标准,也是资本是否选择光伏产业的标准。低标准、低回报的光伏电站吸是引不了资本的顾盼,而资本的退避三舍则意味着光伏产业化的子虚乌有,那样,中国光伏永远只是一个政策的游戏。
高标准、独到技术谁都会喊,自从进入工业社会,特别是中国经济腾飞以来,中国的企业家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呐喊。意识很重要,强制这一意识的环境也很重要。因为培养永远追求高标准的自觉意识可能需要100年,而建立高标准的行业准入制度应当是很快做到的事情。“取乎其上的乎其中”,中国光伏应当尽快建立最严格的标准,以促进产业整合,提升第一生产大国的国际竞争力。
资料来源:
《狂想家埃隆.马斯克》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
主任/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