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警惕产能与政府债务问题


 2008年美国出现危机的时候,很多行业产能过盛严重并且问题已经开始暴露。但是中国随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居然让这些过剩行业再次出现供不应求,产能进一步扩大。并从制造业过剩,到建筑行业相关产业全面过剩。比如:2008年时汽车销售受阻,汽车行业产能明显过盛。但随后的刺激导致中国汽车需求出现暴涨,全国到处新建汽车基地。再比如钢铁行业在2008年以后,钢厂产能年年大幅增加。而如今,钢厂产能无法消化,中国水泥产能占全世界需求的四分之三。中国光伏行业产能几乎可以满足全世界的需求。在中国建设规模达到世界一半的情况下,我们依然产能大幅过盛。而中国这种大规模投资建设,本身是不可持续的。一旦投资规模下滑,产能过盛问题必将更加突出。 由于地方政府为了从高房价中获利,不断的推高房价,导致中国资本价格越来越高,而高价必将导致供应不断增加,这和美国低价抑制供应的经济规律截然相反。

2008年以后中国为了刺激经济,银行对个人大肆放贷。为促进个人消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或利率,诱导个人大量贷款消费主要集中在房屋和汽车按揭消费。加上负利率和房价上涨强烈的上涨预期。老百姓几乎把所有的储蓄用于房屋购买,甚至投资未来几年至几十年的收入。老百姓的债务大量增加,必将导致将来他们的消费能力受到很大的抑制。而中国企业在这次刺激中大量贷款投资也欠下巨额债务,很多企业资产覆盖率远远超过安全警戒线。很多企业流动现金低于国际标准。比如:铁道部负债超过两万亿,现在连利息都还不起,更不用说还本金。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年年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拍卖土地收入也非常巨大的情况下。居然欠下了天文数字的债务,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靠大规模投资推动。这种大规模投资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也难以持续。而经济增长的下滑,必将导致财政收入难以为继。在收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尚且欠下巨额的债务,一旦财政收入下降债务问题将更加严重。爱尔兰曾经是欧洲债务最轻的国家,后来因为房地产泡沫破裂。短短几年时间内,爱尔兰债务便后来居上名列欧盟前列。中国虽然公布的债务数据看起来不是很严重,但是中国存在很多隐性债务和未暴露的债务。比如:一旦房地产崩溃,银行坏账大量增加。很多国有企业亏损加大需要大量的救助资金,这些必将新增加大量政府债务。美国2008年危机以后,美国国债快速增加就是为了处理危机爆发以后出现的坏账。而中国可能的坏账远远超过美国,中国企业的危机意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远远低于美国企业。所以我们需要救助的资金也会远远大于美国,所有这些债务必将影响中国将来的经济发展。最后会对企业将来的盈利制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