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有眼光,组织有远见!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什么是眼光?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你能看见;别人看见的东西,你不仅能看见,而且还认识;别人认识的东西,你不仅认识,而且还会玩;别人会玩的东西,你不仅会玩,而且还能玩好、玩出花样;别人都争着抢着要玩,都想玩出花样的东西,你已经玩腻味了,于是果断离场。这,就是眼光。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领导者的眼光其实正是企业想象力的延伸,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可能高度;而“以少胜多,以小搏大”的策略,正是带领企业逐步爬向未来可能高度的“登高设备”;我们不一定要喜欢曹操,但一定可以学习他的“眼光”与“策略”!
乐学网(www.roxun.net)首席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领导要有对未来趋势和方向的洞察的眼光,当然洞察力很多时候只能是一个事后的指标,很多时候只能是成功者的故事,我们比较传统和通俗的说法是眼光,洞察力也很形象,强调透过表面看到本质,眼光也很象形,眼睛有光,穿透迷雾。
在领导力的要素中,眼光是第一位的,因此眼光即意味着为未来设定一个目标,为现在的行为定下一个校准器,常说,目标的好处在于既可以引导你的行为,又可以帮助你抵制那些偏离目标的倾向,清晰明确的目标是让人能够保持专注、坚持的必要条件,而在爱因斯坦的建议中,好奇、专注、坚持和自省则是成功的重要条件,明确的目标能够让你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朝着目标努力。
组织要有远见!远见是无数产业家、资本家在谈的事情,是所有伟大企业的前提。“茫茫的大海之上。一些渔船在打渔。离它们百里之外,风暴开始成型了。有经验的船长已经嗅到了空气中危险的味道,开始加固船体并驶向安全的地方。更多的船只并没有察觉到眼前的危险。
风暴终于来临了,狂风肆虐,浊浪排空。只有少数非常坚固的船只和预见到危险的小舢板躲过了一劫。风暴过后的天空异常晴朗。水中的鱼群也更多了,活下来的渔船都有好的收成。先行来自远见,有大智慧才能有大眼光,总结我们每一次成功的经验,都首先来自我们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拼搏创新。今后,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应成为我们领导工作中把握的重点。
实践告诉我们:机会总是给有远见和有准备的人留着的,作为管理者需要时时刻刻做好准备,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呢?我看最需要准备的就是头脑、就是思想、就是观念、就是干好工作的能力素质,而这些都离不开的就是学习和积累。
社会上,有的人很会投资理财,他就是有远见;有的人善於掌握商机,他就是有远见;能够洞烛机先,懂得未雨绸缪,就是有远见。蚂蚁知道天将下雨,他可以储粮;蜜蜂酿蜜,为了过冬;松鼠聚粮,也是防备严寒。动物都有远见,我们怎怎可以不建设我们的远见呢?
从企业家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要有远见卓识首先要有足够的积累其次要多思。要成为领导者,必须要深入思考企业或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影响企业成功的各项因素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并试图找出解决方案。
组织也是一样,一定要有远见,具体到实施行为上,就要有发展战略。实际上,战略就是构建能够有远见能力的能力。但是,要让战略具有能够有远见的能力,企业家、企业情报系统、企业上下都要构建起包括洞察、判断、预测、决断这些能力。如果你洞察到问题了,又有决断力,你就会占据先机,这就是有远见,就会获得远见能力带来的超额收益。
对于企业家来说,“远见”是一种能力和品质。能够准确预测行业未来,并且能够把未来贴现变成实际行动的主导者,才能够称为企业家,不然他就只是一个商人或管理者。没有远见的领导力,在本质上讲不是真正的领导力。不比别人看得远,不具有远见卓识,就缺乏领导他人的资源,就不具备能洞察未来发挥趋势的领导力,就不是一个成功的领导人。
很多领导人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远见,因为担心受批评。但是要知道,首先,所有“远见”总是受到“短视”的挑战。其次,当领导人的决定是围绕着核心价值观,那么对待批评的态度,完全可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清晰、有启发的战略观点,有远见的领导人能将他们的领导思想转化为未来的蓝图,并为如何达到目标指明方向。有效率的领导对他们的观点身体力行。纳尔逊·曼德拉对缔造一个和谐的南非有着积极的观点,他在监狱里待了28年,但还是帮助南非实现了和平。
最有远见的企业家能为企业的未来提供清晰的观点,指导他们的企业或者员工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不仅帮助员工和企业,甚至他们自己也由此发现了自身更大的潜力。有远见的领导在改变旧思维模式上的能力显著。他们能跳出思维定式创造战略;他们能够平衡感性和理性;他们的思维广阔而系统,能够纵览全局。就像CNN的创始人Ted Turner,他通过建设国际新闻网络改变了电视新闻。有远见的领导人的创新是前瞻性的,而非仅仅是对市场或者客户的反应。他们关注机会,而非麻烦;他们强调双赢,而非击败对手。
如何培养有远见的领导力呢?通过教育,比如上MBA课程可能是一种方法,但是实践是更重要的途径。可是企业的问题是,不论是寻找还是培养有远见的领导人,都不容易。特别是对年轻一代领导人的培养,企业可能没有那么多岗位和机会,给所有有潜力的年轻人。在这一问题上,西方学者提出的观点,可能对中国企业发展有能力的领导人有所启发。
西方学者认为:培养有远见的领导力的最好土壤,就是非营利机构。非营利机构的发展让他们也开始拥有像公司一样的组织框架,它们也越来越需要自己的CEO。由于环境的变化,很多非营利机构都面临这样的困境:资金短缺、需求增加、内部和外部关系变得更复杂。让非营利机构在今天的环境下成功的担子就落在了领导人的身上。
企业可以鼓励他们的年轻领导获得在非营利机构工作的经验,发展他们全面的潜能。为一个非营利机构的董事会服务,必须学会纵览全局、考虑资金状况对其使命的影响、理解各种收入模式和它们的优点缺点、评估服务价值、定义社团需求等等。
这些事实上都是对一个营利企业领导人的基本要求。同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已越来越成为领导力发展的重要元素。一个更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确能获得更高的声望,和更多的利润。而在非营利机构工作,也更有助于提高领导者的社会责任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