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关于对夏业良终止聘用合同的说明》有两处不严谨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3年10月19日
10月19日,本人撰写了《向习仲勋学习,就薄熙来一事讲真话》一文,并在多家网站发布,不过,有三家网站很快就删除了这一讲真话的文章。
当晚,我在北京大学新闻中心的新浪微博上留言,希望北大能转报给某位国家领导人,留言的内容如下:
某位国家领导人4月7日在博鳌论坛的演讲中把“引擎”、“摒弃”、“迸发”错念为“引敬”、“拼弃”、“并发”,10月3日又在另一次演讲中把“摒弃”错念为“拼弃”。
留言时,从北京大学新闻中心的新浪微博上看到北大《关于对夏业良终止聘用合同的说明》,其中写道:
从2006年以来,学院持续收到学生对夏业良授课方式、授课内容、工作态度等有关教学工作的批评意见多达340多条。
2012年10月26日,按照《北京大学关于对新增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度的规定(试行)》(校发2001第166号)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经济学院人事代理制度教师考核与聘任委员会对夏业良进行了考核和续聘的无记名投票,表决结果为不续聘。为了给夏业良老师和步改进的机会,学校做出给予其延展一年处理的决定。
2013年10月11日,经济学院人事代理制度教师考核与聘任委员会对“是否维持去年的表决结果”进行了确认投票。应到委员37人、实到委员34人,投票表决结果为:30人反对续聘、3人同意续聘、1人弃权。为此,经济学院人事代理制度教师考核与衝壬委员会决定终止对夏业良的聘用合同。

看到北大《关于对夏业良终止聘用合同的说明》后,我想起了网易2007年11月23日曾发布过本人撰写的《“光华管理学院的说明”说明它管理“四不严”》一文。
同时,对于北大发布的《关于对夏业良终止聘用合同的说明》,我认为,有两处不严谨:
一、2006年以来,北大每年收到学生对夏业良的批评意见后,北大就有责任及时与夏业良沟通,并帮助、指导夏业良改进授课方式、工作态度。北大是否及时做了这样的沟通、帮扶工作呢?北大发布的《关于对夏业良终止聘用合同的说明》,没有进行相应的说明。这给人们的感觉是,北大没有做好、甚至是没做沟通、帮扶工作。
二、2012年10月26日,北大形成了不续聘夏业良的表决结果,同时,给予夏业良延展一年处理的决定。那么,“是否维持去年的表决结果”,就应该等到一年期满以后,也就是2013年10月26日以后,再来进行确认投票。北大为什么要在还差半个月才满一年的情况下,急于确认投票呢?“确认投票”这么及时,过去对夏业良的沟通、帮扶,是不是也这么及时呢?
北大,是我国一流的高等学府,本人以曾在北大校园里讲过“管理创新”等课程,以及代表北大到一些地方去讲授“精细化管理”、“打造强势品牌”等课程而感到光荣,我认为,北大对教师的日常管理、教育、沟通、帮扶等工作,以及公开发布的有关说明,也应该追求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