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济体,可以简单概括为生产→消费→生产→消费……这样的循环,循环速度越快,经济增长越快。在一个循环体之上,还有个金融和资本市场,就是说资金不仅在生产→消费这个循环圈流动,也有部分参与生产消费→金融市场这个大圈里流动,金融市场是一个经济体的蓄水池,可以用来调节经济,消费热了,就用它抑制资金进入消费领域,把资金投入生产领域,反之就进入消费领域。它还可以自动在行业之间的进行资金调节,使资金进入市场前景好的行业,这都是金融资本市场的作用。
但是,如果“生产→消费“经济循环体的运转有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是效率不高,浪费严重,比如成本太高,比如投资到生产中但形成积压没有产出等,这些问题就会体现于金融市场----因为水在流动中浪费掉了,自然蓄水池的水就少了。但是资本市场的钱却是大家的,大家存下的钱放到资本市场中去了,大家当然有权取出来。如果都知道水少了,到时可能不够全退还给大家,那就要出现挤兑,银行破产,或卖股票,股市大跌。然后形成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象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经济泡沫化----钱都投到投机领域(房地产等)去了,去得晚的捧去得早的,只要资金不断涌到这个投机领域,总是有赚的----但这个过程不可能总持续下去,总会有一天崩溃的,到那一天,这些钱对银行来说就成为坏帐了。
以上过程,从另一角度也可以看出,资本市场还有个作用,“生产→消费”经济体存在的问题不会直接暴露出来,它会积累到资本市场中,使现实的经济环境看起来还是欣欣向荣的样子。这就给我们看中国的经济提供了一个启示,中国的经济不是没问题,而是问题还没有爆发。问题肯定存在金融资本行业中。
从效率角度,中国经济的问题实在太大。在“生产→消费”这个经济体中,商品在不断生产出来,又不断被消耗,效率好的经济体,社会财富不断积累起来,积累起来的财富在实物上体现为社会固定资产总量的增加,货币上体现为资本总量的增加。但中国的经济体决不是这样,中国政府象只巨大的吸血虫,趴在经济循环体上抽血,抽血的方法很多,税收之外:卖地、卖国企(土地和国企本是国民的,由政府托管,现在社会又花钱把自已的东西买回来一遍,可能还会有第二遍)、垄断行业的高利润、从银行偷大家的存款制造坏帐、从道路等政府控制的资源上搞钱等等。抽来的血一部分被它的吃饭财政浪费了和被他们贪污了(这本是个不合理分配问题),剩下的又拿来投资,建了很多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和重复投资,他们为了自己能卖出地还故意捧高房产市场,形成产品闲置。于是,大量的用于生产的投资没有效益,被浪费,经济效率极低。因为不断有资金投入,所以在循环体中,还看不到水流减少的迹象,经济还在“增长”(没效率的投入,甚至如豆腐渣的维修,可都会算作GDP的,并且这种投入也有拉动效应),但是水可是蓄水池里来的,既然循环体中的水不见少,蓄水池的水可就要少了,中国的金融和资本领域必然有巨大的亏空。
这个亏空我们看得太多了:银行坏帐率究竟是多少,已经没人能说清;中国外债的官方数据已超2200亿美元;内债的数据也是五花八门,也没人能说清;还有基层政府的债务,上万亿的证券业亏损,社保基金的亏损,股市大贬值等等。中国人不吃不喝,也不知道要几辈子才能把这个亏空填起来,这已经说明,现有的经济体已经不可能坚持到中国人的灿烂明天了,从这个烂摊子要过渡到灿烂明天,中间必然要重新洗牌,这个洗牌就是中国经济的的大衰退,大混乱过程,我们现在干的都是白干。
但是,从金融领域看到的如此悲观的前景,为什么现实的经济中根本看不出来呢?中国政府是怎样在化解问题?如果中国的经济危机要爆发,会在哪一点上引爆呢?
我们知道东南亚的经济危机是一段时间经济低效率运行的一个总爆发,说明它们经济中的问题还有表现出来的途径,通过危机,问题得以释放。它们的这个途径是:货币交易是放开的;银行是市场化的,对存款人来说存在风险;股票市场是真正起作用的等等。但是这几点在中国却不存在,因为外汇管制,中国不会发生足以影响国内货币供给的货币市场波动;中国的银行没有市场化,国家(用社会平摊的方式)来作银行信用的总后台,完全不可能发生挤兑;中国的股市本来就是提款机和花瓶。可以说,中国的资本领域没有实质性的市场化,一切都在政府的控制中。
既然水肯定是在减少的,循环体中的水又要维持不变或保持增长(这个水不能少,再少失业人数再一增加就可能饿死人了),那么只有让蓄水池的水减少了。在外国,蓄水池的水减少会引起金融危机(因为蓄水池是市场化的,循环体又依赖这个蓄水池),而中国的蓄水池却完全在政府的控制之内,水再少也不会产生危机。于是中国蓄水池的水就进一步少下去,同时社会安定,经济增长,经济效率再低也不会发生东南亚的那种事。
那么是不是中国就不会有经济危机了?既然水在减少,水又不是无限多,这个过程就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现在他们还用他们手头的钱来补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维持经济的“正常”,等到他们手头可利用的资金快完了,他们还能怎么办?
我想了一下,只有两个办法。其一是加大从社会抽血的力度,剥削社会来补充蓄水池;其二是凭空变钱,增发货币,搞人为的通胀让每个人分摊亏空。
然而这两个手段的结果大家都能想得到,政府现有的抽血方式,比如卖地(这个在很多地方已占到政府收入的一半了,吓人),已经搞的社会快要爆发了(这是人口密集的城市的爆发,可不是青壮年跑光了的农村,不是闹着玩),它们还能怎样加强抽血力度?通胀,这个怕更是它们要避免的事了,这个社会贫富分化如此之大,这样多的贫困人口,无差别的剥削方式只能把一部分人逼入绝境,逼入陈胜吴广门下。所以可以看出,虽然它们控制了蓄水池,可以作为缓冲器,把问题延后,但当蓄水池的水用完时,问题也就再也遮不住了,这个时候,问题就不是以经济危机的形式爆发,而是变成社会危机了。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只是令经济衰退,失业上升,中国的危机爆发的时候好象就不是衰退这种量变了,可能会是一种还不太好预测的质变。现在也不好说到时会发生什么事,现在还觉得很安逸的人,最好把屁股坐稳些。
从上面的分析看,危机的起因是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能看见的这些事:大大小小官员的吃喝坐骑、形象工程半拉子工程、虚高的房价、无处不在的商业欺诈、对私有产权肆无忌惮的侵犯、国有企业、过热和宏观调控……,就是我们耳闻目睹的事造成经济运行效率低下,这些事是如何形成的?归结到最后(《中国社会的现状及成因》),是因为不受制约的权力,也就是专制。当然,因为直接原因是地方政府的权力不受制约,如果中央能暂时把地方制约住,使它们收敛些,可能能使问题缓解一下,但这个能期望吗?如果不能期望,中国的现实问题和终极问题就归为一体了----走向民主政治。
再谈两个问题。一是关于腐败和分配问题。一般在社会和政治意义上谈官僚集团的腐败,谈腐败带来的合法性丧失问题,其实在经济上它也有影响。在经济上,因为权力寻租,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成本,也就是说权力参与了分配,一方面它对经济的效率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它使社会分配不公,也对贫富分化有贡献。在分配问题上,更多地体现在资本成本和人力成本之间的巨大不平衡,中国人力成本太低,财富向资本家手中集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仅在于人口过剩,更在于专制政权对社会自发组织的控制,使得工人的力量太弱,只得任人宰割。分配上的贫富不均对那个经济循环体也有影响,庞大的劳工阶层收入太低,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致使中国内需不足,而资本的过度集中,则有利于向蓄水池补充水份,有利于现有局面的维持。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中国制造”。目前中国靠劳动力成本优势成为世界性的加工基地,“中国制造”通行全世界。上面说了,因为劳动力成本过低造成内需不足,如果需求不足,经济是不能高速运转的,正是出口需求、巨大的贸易顺差支撑了经济“增长”,支撑了巨大的中国经济体。这种外向经济,还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吸纳外资,有利于向蓄水池补充,中国继续维持自己的世界加工基地地位,对中国的政治稳定有巨大的意义。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虽然有巨大的进展,但在资本领域差不多只是变得更乱,没有多少实质的进步。现在资本领域累积的问题已经不可能解决,而资本领域作为政府保持稳定最有力的工具也不可能放下,资本领域的改革实际成为不可能的事,市场化改革也只有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