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的停摆风波和债务违约风险已经过去,但究其根源是奥巴马推行的全民医保法案。对美国这样的“富裕”国家来说,推行全民医保并不困难,而且还可以惠及全体美国公民,应该是很得人心。但就是这个“公平”的法案却在国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不仅推行起来困难重重,而且使美国中产者、企业家群体与穷人群体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对立。
虽然美国贵为全球最大发达经济体,但美国却是西方国家中唯一没实现全民医保的国家。其医保体系以私营医保产品为主、政府保障和补助项目为辅,国民医保覆盖率为85%,因此,与中国民众一样,美国社会也出现了诸多穷人看不起病、因病成困、赖账逃单的现象。
这次奥巴马推行医保改革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美国现有的医疗支出庞大,但效率出奇低下。美国整体医疗支出庞大,按世界银行统计2011年其医疗保健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高达17.9%,在主要发达国家里可谓“一骑绝尘”。但美国人的各项健康指标却在发达经济体中屡居人后。另一方面,美国仍有3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障。这次“奥巴马医改”不仅将3000万人划入医保,而且意在提高美国医保效率上下手。
既然如此,美国民众却对“奥巴马医改”的支持率迄今仍未过半。美国各阶层也对医改“方案”存在着巨大分歧:民主党阵营倾向于扩大政府干预,通过向富人征税,劫富济贫的方式来解决医改问题。而共和党阵营则倾向于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通过竞争机制来提高效率,从而降低医疗费用、优化医保系统。
现在的状况是,无论是美国的“无保户”,还是“有保户”都对奥巴马的医改政策很是诟病,那么奥巴马苦心经营的“医改新政”为啥会落得个里面不是人的境地呢/?
先看美国3000万“无保户”, 奥巴马医改的重心在于“强制医保”条款,借此确保扩大医保覆盖面。但是“无保户”们却高兴不起来。今年10月1日,扩大医保覆盖面的核心举措“健保交易所”在线平台正式开张,以往没有医保或须自行购买医保的人可在网站注册账户、提交申请,以便自明年1月1日起正式参加医保。
但这个酝酿了三年多的网站刚一启动就基本瘫痪,绝大多数访客无法完成注册,更难以进入申请环节。医保公司也抱怨系统太不稳定,无法获取投保人士的准确数据。连日来,奥巴马政府一面紧急寻求外援解决技术故障,一面展开危机公关,但谁也无法对彻底解决问题给出一个明晰时间表。如果不能尽早解决问题,此项核心举措只能推迟实行,对支持医改阵营的士气将是不小打击。
再看一下美国85%的“有保户”,他们同样对奥巴马医疗表示诟病。原因有四条:其一、根据“奥巴马医改”方案,达到医疗全覆盖,会让美国的中产阶级担忧税收方面会骤然增加,这无异于是劫富济贫。其二,美国中产阶级担忧“奥巴马医改”方案会使自己接受的医疗服务质量下降很多。其三,如果美国1亿中产阶级与3000万懒汉共享同样的医疗待遇,这不是太不公平了吗?其四,美国政府增加医疗保障的投入,就要向美国企业增税,这无疑会加重企业的成本负担,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
不管是俄罗斯推行的“全民医保”也好,还是奥巴马政府推行的“强制医保”也罢,很少有哪个国家的医疗体系能赢得“满堂彩”。笔者认为,医疗关乎民生计,公平与效率要平衡本就不易,奥巴马医改初衷很美好,但推行起来风险和阻力很大,最后船到桥头能否峰回路转,也只能边走边看了,不过医保改革与政府是否停摆、债务上限等捆绑在一起,会加重美国经济复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