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由IDG资本与宜信公司主办的“2013互联网金融创新峰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有关专家不约而同地把风险控制作为本次讨论的焦点,认为不管是电商、第三方支付企业,还是P2P网贷机构,都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但在互联网企业向金融领域进军过程中,能否突破风险控制这个“堡垒”,成为能否形成良性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关键。
Lending club公司首席风险官陈超美在她简短的演讲中着重提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她表示,技术和数据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必须强调的是,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做互联网,更多的其实是做金融。在她看来,风险管理更值得去投入人力和物力。
宜信公司CEO唐宁非常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信用风险控制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互联网金融中,技术固然非常重要,但前几年风险管理和信贷技术总被业内人士忽视。如果仔细去看硅谷的创新,其实很多都是依赖于信贷技术的创新。
对于众筹、余额宝这一类金融服务来说,已经相对发展得比较成熟,而且又因为和传统金融在大部分方面有相同点,所以可依赖现有的模式进行风险管理,并因其处于证券、保险、银行等相关监管体系之下,相对来说风险可控。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创新,如今又出现了虚拟货币、金融服务搜索等一系列全新的模式。面对这些和传统金融差异很大的新产品,如何管理风险以及如何在规则之内进行创新,是现阶段应该考虑的关键。
从近期互联网企业的动作来看,借贷和理财服务成为了创新的焦点。不过从业务的叠加和衍生来看,这类创新又明显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互联网企业利用资金闭环以及大数据分析进行的理财服务,比如阿里小贷、余额宝和易宝支付的安易宝。这类创新因为有着长期的客户信息和数据积累,且能够通过账号管理等手段,风险较易控制。另一类则是P2P等网络借贷中介,通过这类平台借贷双方可直接实现对接,实际上是一种规范化以及透明化的民间借贷行为。平台记录双方交易后可以共享,既能反映资金流向又能积累信用记录。
不过,就目前阶段而言,P2P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存在局限性,相对于阿里巴巴、百度等电商基于大数据进行的评级和风险控制,纯粹的网络借贷既缺乏原始的信息和信用数据积累,又没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和技术,因而起步较难,多从线下模式起家,且平台倒闭、兑付难、逾期问题屡见不鲜。这也反映出P2P网贷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比如近期曝出的“网赢天下”和“天力贷”事件。这也使得在互联网金融几大模式中,P2P行业的发展无疑最受关注,风险控制能力如何将决定P2P网络借贷的命运以及行业发展的前景。
不过,从国外的发展情况以及消费者融资的刚性需求看,许多专家对这一行业的整体前景表示乐观。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廖理分析,个人信用评级和平台数据的开放,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非常重要。一切数据皆有价值,社交媒体数据是能够转化为信用数据的。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中,信息技术的革新改变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行为模式,互联网大数据的真实性和转化价值极大地提高了个体对个体的信息获取和资金流向,为整个行业的出现提供了一片沃土。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创新和风险管理则会一同推动整个行业前进。
互联网给予金融一个发展新平台和新渠道。互联网的快、真、简特点在如今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互联网有这些特点,也使得任何微小的隐患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问题。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是发展趋势,整个行业也应该会越来越好。而随着行业逐渐成熟,格局更加明朗,必将出现一些盈利与风险控制“两手抓”的企业,在整个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当前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重视反欺诈、量化自动化审批管理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等问题,建立一套成熟的风险控制系统。
正如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所说,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这个时代,也许会出现一批比上一个互联网时代更伟大的公司,而这样的公司,一定是将创新建立在风险控制之上的。(作者:李文龙 张末冬)
金融观察:风险控制成互联网金融良性发展关键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