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利率制将有力促进贷款定价市场化


    原标题:利率市场化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平稳有序推进: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指导信贷市场产品定价,1025,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简称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上周五央行发布的这一则消息,引发市场积极反响。
  实际上,自7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一直稳步有序推进。在924北京召开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胡晓炼就表示,近期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工作的任务是: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开展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工作,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
  此次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正是推进利率市场化“三管齐下”中的重要步骤,也在市场预期之中。
  所谓“贷款基础利率”,央行的解释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而贷款基础利率的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是指在报价行自主报出本行贷款基础利率的基础上,指定发布人对报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形成报价行的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并对外公布。运行初期,该报价发布机制向社会公布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
  据悉,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贷款基础利率的指定发布人。首批报价行共9家,分别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
  据记者了解,LPR的运行过程为:每个工作日在各报价行报出本行贷款基础利率的基础上,剔除最高、最低各一家报价后,将剩余报价作为有效报价,以各有效报价行上季度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占所有有效报价行上季度末人民币各项贷款总余额的比重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于每个工作日通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网对外公布。
  与此同时,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按年对报价行的报价质量进行监督评估,促进提升贷款基础利率的基准性和公信力。
  未来,如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所说:“在贷款利率上下限均取消的情况下,由主要金融机构提供的最优贷款利率将成为贷款利率的基准,将替代原来贷款基准利率的作用。”
  LPR运行首日,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报价为5.71%。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一年期5.71%的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反映了当前信贷供求关系。LPR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应接近目前基准利率下浮幅度最大的贷款利率水平。照此计算,目前银行实际执行贷款利率下浮的最大幅度约0.95,表明贷款利率下限完全放开后实际的下浮幅度较为有限,当前信贷市场供求依然偏紧。
  无论如何,如知名财经评论人士叶檀所说:“最快明年,利率市场化应该初见成效。这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最严肃的一次努力,希望成功。”
  “迄今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彻底完成。未来个人按揭贷款下限的逐步放开,将会配合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妥推进;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将会视LPR的运行情况逐步退出;从进一步引导银行定价行为、确保市场平稳运行的角度来看,完善LPR的期限结构是必要的,预计其他期限的LPR将会适时推出。”连平说。
  作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机制在信贷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和扩充,有利于强化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促进定价基准由中央银行确定向市场决定的平稳过渡;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定价效率和透明度,增强自主定价能力;有利于减少非理性定价行为,维护信贷市场公平有序的定价秩序;有利于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制度基础。
  此前,胡晓炼强调了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对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一是激励金融机构强化财务约束,实现科学合理定价;二是通过建立信贷市场基础利率,为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市场化定价提供参考;三是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规范同业业务,防范金融风险;四是强化定价自律管理,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推出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是其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推动商业银行真正主导资金定价权的重要举措。“自上而下”的基准贷款利率往往是人为、僵硬的,其变化大多滞后于资金供求情况的变化;而“自下而上”的贷款基础利率则是市场化的,能比较及时、准确地反映资金供求情况的变化。王尧基指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将对商业银行资金优化配置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基准贷款利率的影响作用将越来越小并最终被取而代之。
  据记者了解,为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平稳有序推进,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后,人民银行仍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公布贷款基准利率,以引导金融机构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并为贷款基础利率的培育和完善提供过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