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货币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必须破除地主家法思想 粟作冰粟锴棠 粟锴棠对金融货币的根本认识是:金融货币是人类分配财富的工具和手段。 一、金融货币与分配系统 1 金融货币是人类分配财富的工具和手段。有个超主权货币概念,作为货币,不管怎么弄,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原则才是公平合理的科学的。金融机构与政府机构一样没有创造财富,其中的从业者纯粹是掌握着金融货币在宰割天下地分配财富。历史事实表明,有权宰割天下者给自己的份额总会丰厚些。 2 一种货币是一个分配系统。汇率就是两个分配系统交叉碰撞斗争过程的表现。货币互换是两个分配系统友好地扩大地盘,实际中始终是实力强者占尽优势。资本项目始终都是要管控的,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实力强者就可以通吃。 3 进出口商品的定价,尽显一个分配系统的特征与风格,一般地有决断权者总是要内外通吃的,首先能吃内就吃内,吃内吃干净了,对外能吃多少是多少,甚至只要有决断权者有利可图,吃里扒外的事情都是很现实的。一个分配系统的实力,绝对数量的财富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由其增值分配结构的公平程度所决定。收入分配结构公平些,吃里扒外的空间就小一些。国内生产商只赚零头,国外销售商赚大头,这就是两个分配系统的不同。 二、分配原则 4 避实就虚是屡次历经考验都成功的改革策略。 5 城乡二元户籍不愿改,是否可以在财政公共支出找突破。外国有人头税,我国反其道可以有人头财政公共支出,平均人头财政公共支出落实到村到社区,人头财政支出都一样,你这个村人多就得多落实,你这个社区人少就得少落实,这才体现了一点公平性和公共性,当然可以从现在算起也可以从改革开放开始算起。教育经费落实到每个学校,每个学生每年得到的经费要一样多,这个学校学生多就多得,学生少就少得。要把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分开,公办教育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多出科研成果的学者才能多得科研经费,没出什么科研成果者只应得到低水平的科研经费。 6 社会不公是常态,提出社会公平原则是执政者的职责。如执政者推行的原则本身就是不公的,社会只会更加的不公。如户籍分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跟着强制推行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极度向非农户口倾斜政策,本来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都无所谓,但是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造就了天堂和地狱。可见,要改革的是公共资源分配原则,而不是户籍。说白了,户籍问题就是公共资源分配问题。 7 马克思主义的分配原则:“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一般地一个核算单位里的生产者给予社会的易于知道,虽然这分配起来也有难度,但在马克思主义分配原则下只要生产者有点话语权,道理是越争越明的。一个生产单位的收入分配逐步理顺了有马克思主义在了,社会主义共富才有现实的希望。 8 有了马克思主义分配原则,就少了许多无谓的争论与拍胸脯式的英雄与传奇,现实就看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分配原则做到了什么程度,现实就有几成真马克思主义了。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难觅马克思主义分配原则,说这个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不知有几个人信。 9 如公费医疗享受对象:先是党政机关、政府及其事业单位国家工作人员,后扩大到国企职工及职工家属,集体企业职工、在校大学生伤残军人优抚对象等,到80年代中后期,工人从公费医疗中被甩出来,接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被甩出来,就剩党政机关、政府国家工作人员享受公费医疗了。从公费医疗享受对象的历史演变来看,这里并没有多少马克思主义,多的是“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啊”。现实总是残酷的不公平的,当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行的是地主家法,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到什么地方寻找生根发芽的土壤? 10 地主家法首先保证地主利益,其他人的利益再重要也是绝对排在地主之后。 11 好象这几年公务员薪酬一直在不断地提高,事业单位人员也在提只是比公务员慢几拍迟几年,企业高管给自己年薪以百万元计,普通工人的薪酬几乎是自生自灭有胆叫喊就给提一点,过后却可能要承担不断的麻烦。人们可能会疑惑,举着马克思主义大旗,在社会收入分配上却从没有听说更没有执行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原则,难怪地主家法在现实得以形成潮流成就大势。 12 都说要进行收入分配改革了,执政者却又没有公布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原则,虽然多方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那么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原则指导收入分配改革才是师出有名又顺理成章。把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原则公布出来了,就算国家工作人员是先行者,收入分配改革就是先行者带领跟进者,先行者一次一次提高了收入,也要允许和鼓励、激励、安排、强制广大劳动人民紧跟先行者的足迹,先后实现和落实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原则,哪怕靠近一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原则也是幸福的事。大妈都说“靠共产党吃饭是最幸福的事。”广大劳动人民都实话实说“靠共产党吃饭是最幸福的事”,共产主义理想就实现过半了。知易行难,这也只有看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原则在社会现实贯彻落实的真实状况了。 三、经济结构与收入结构 13 说经济结构就要说产业结构,有产业结构就有产品结构,每样产品都是有目标消费人群的,有收入才能消费,收入结构主导着消费结构。这样收入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就非常高了,收入结构主导着消费结构,消费结构主导着产品结构,社会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是分不开的。收入结构的一种看法是看劳动者、企业、股东债权人和政府的收入各占GDP的比重。这样,社会产品结构适应收入结构问题就少,社会产品结构不适应收入结构就会积累大问题,产生生产相对过剩。简单地说以销定产才能顺利运转,之后才能可持续发展。那么收入分配改革是本,经济结构改革是末,调整经济结构已经调整了多年,越调越不满意,是否有本末倒置的意思在里边。实际经济结构的改变一是靠新投资,二是靠企业的关闭。巨大的投资拉动经济几十年了,却还要另外找途径和手段调整经济结构,搞经济结构改革,如果还有另外的途径和手段能调整经济结构,那或许就是改革收入分配结构了。 14 以销定产,不仅是市场经济的精髓,也是计划经济的精髓,只是实际表现在时间段上有所不同:市场经济的以销定产是短期的随时以反馈信息为准;计划经济的以销定产是长期的多以年为单位下的生产指令,信息反馈渠道不畅、隔山隔水下指令,下指令的人有下指令的权力无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生产出来了是下指令的人的政绩,产品滞销积压由工厂承担。以销定产,还有宏观上的以销定产,其实宏观上的以销定产才是准绳是红线,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以销定产都是人们在力图达到宏观上的以销定产减少浪费。只要有人承担了浪费,也就无所谓以销定产了。宏观上的销路结构对应着社会的收入分配结构,并且受收入分配结构限制。初次分配已基本确定收入分配结构,再次分配加入了有权力个人的自由裁量对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发达的现代金融银行业务如存款贷款等极大地改变了收入分配结构,贷款人现在无对价地获得了财富的分配,未来他实付的对价可能比现在得到的要低得多,通货膨胀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再次分配、金融业务、通货膨胀都是有权力者有实力者通吃的事情,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也就完全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当初次分配已显极端不公,指望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就显得比做白日梦还假。社会财富就这么多,就看以什么规则分到谁的头上谁能争夺得到手了。 15 只要有人承担了浪费,生产就可以持续进行下去。在这里,浪费和消费等价。 16 你拥有多少一种货币,就表明你有权在这个分配系统里索取多少财富,未来事实你是否真能得到相应价值的财富只有天才知道,历史经验贬值是无法避免的。如此,出口创汇就变得很微妙了,在把外汇换成财富之前,出口商品差不多是外汇持有者承担了相应的浪费。 17 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物质和技术财富流。对一个收入分配系统的投资就看物质和技术财富是否从系统外流入系统内,资金外币等都只是虚的是一种先导,和意向差不多的东西。 四、流动性与经济泡沫 18 前段时间的“钱荒”透露出一个信息,增量外汇占款是国内银行流动性的重要来源。这些流动性一旦产生,就在银行的账户上转来转去,比纸币的存在生命还要长得多,也不象纸币谁收藏起来了就见不到它在动了,银行账户上的流动性一经产生,只有坏账和中央银行可以将其钩销。 19 “美国财政部门宣称,现有的流动资金到10月16日前都是足够的,在那之后,也就是说从10月17日开始,如果不提高债务上限,财政部门就不能保证提供资金支持了。”美国财政部门的资金,就是国会批准的一个数字就可以无中生有了。这显现了金融货币是人类分配财富的工具和手段之性质。本来没有的,批准了一个数字就可以在财政部门的支付系统里支付资金,许多人就可以凭这个数字得到了财富,虽然好处落入了少支付或不支付真实对价的人手里。金融货币是工具是手段,并不保证其支付了相应真实的对价才能得到财富。如在美国财政部门的资金支付系统里,有权限的人输入一个数字,不管这个数字是否经国会批准,在这个数字内都是可以完整地完成支付结算的。区别只在于国会批准的不会受追责,未经批准的之后被发现就有人被追责。 20 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罗伯特·希勒曾建议,“为了降低经济泡沫,中国政府应该停止购买美国的政府债券。”我们假设这建议是对的,再去寻找其相关性。中国是用外汇购买美国的政府债券的,美国的政府债券属于美元资产,在购买前和购买后中国的外汇占款基本不变。经济泡沫一般指的是资产价格持续飞涨。资产价格得以飞涨是离不开充足的流动性来支持的,而中国的银行的流动性又主要来源于外汇占款,新增外汇占款为银行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新的流动性。这样几乎形成了一个悖论:中国靠出口促进经济发展,出口多了外汇占款就多,外汇占款多了银行流动性就充足,流动性充足就支持着资产价格飞涨,结果是经济发展了造就了经济泡沫。经济泡沫的重要表现是在资产交易中的通货膨胀与博傻价格之和,经济泡沫是通货膨胀与博傻价格的共同表现。有时,经济泡沫特指资产的博傻价格部分。有时价格奇高并不表示就是经济泡沫,如星巴克等洋品牌价格奇高反大受欢迎和畅行成时尚,很大部分的原因或许就是受荫庇于当年深植在国人灵魂的高级饭店。 21 2009年,罗伯特·希勒到上海出席了由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举办的EMBA论坛时表示,“早前听说过上海的房价,基本上是一个普通人一年收入的一百倍,也就是说,他要工作一百年才能用他的全部收入买一套房子。既然这样,他为什么还要买这个房子?答案是他预期房价还会上升。人是有投机心理的,他觉得以后房子肯定还会涨,但是我觉得这肯定是非理性的。”有人的解释是“中国楼市能在10多年内涨5-6倍,他们忽略了中国内地投资渠道相对狭窄,真实通胀率高得吓人这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胀率年均增长约为6.25%,民众在无奈之下,不得不选择投资房地产以期获得资产的保值增值。”这里的房价泡沫指的是房价中的非理性部分或博傻部分。中国一线城市房产价格这么高,这价格中是有通胀部分和博傻部分的。通胀部分难以破灭,博傻部分终会破灭。控制房价的一个策略是有步骤收紧通胀部分价格,逐步刺破博傻部分价格。如收紧房贷把房贷回归正常,要对个人房贷有个额度限制,个人房贷额度为当地上年职工人均年收入的5到10倍。银行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来审定个人房贷额度,一个人的还贷能力就看他的年收入,贷款额超过了他的还贷能力,那银行就是在自己博傻自己了。当然,如果认为银行贷款的成本极低,贷款人还一分银行就赚一分,自己博傻自己也不错,就如美国房产公司自己买自己的债券都赚钱了。结论是,如果金融货币政策真要控房价,那么规定个人房贷额度为当地职工人均年收入的5到10倍,就可以让市场自由回归正常了。 五、房价泡沫实操 22 个人房贷是让买房人来住的不是让他来投资投机的,贷款额度超出贷款人还款能力的部分显然是在怂恿其去投机博傻,这种投机博傻的致命点和成功之处在于使贷款买房人成为无家可归者,只要他手上有房投机上他就是傻子。这在宏观上看,持续时间越久银行的风险就越高。这样,粟锴棠对房价中含有多少泡沫成分就有了一个大概:个人房贷额大于其末来10年总收入的部分。银行可以据此来识别控制和调整个人房贷风险水平,政府可以据此识别和判断本地房地产泡沫状况,学者可以据此预测房产泡沫破裂时机。中国对个人贷款只有个人房贷是成规模的,现代概念的经济泡沫也就只有在房产业有,所以,政府只要控制了房产泡沫,也就控制了经济泡沫。 六、偷欢中避实就虚 23 即使在经济泡沫中偷欢,也要比在经济收缩中挣扎好万倍。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手段,就维持现状等待机会也是伟大的。通胀不是问题,博傻不是问题,银行参与和推动的博傻才是麻烦。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收缩滞涨的十年,就是经济结构重新适应收入结构的十年。如鄂尔多斯房价泡沫破裂是真,却不见有多大动静,或许是由于银行参与程度不深的原因。有多大实力办多大的事之道理大家都懂。负债经营可能就是有一份实力办二份事的样子。金融衍生品可能是有一份实力要办十份事的状态。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付代价得了十倍百倍的好处,用十年八年来还,代价已是很低了。到手的利益没几个人情愿放手,即使以改革的名义来取,除非是别人板上肉。原则的东西有点虚,就是有人想阻碍也无处着力。收入分配改革如先让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原则深入人心,到民心所向发力之时,就无人能阻也无人敢阻了。从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来讲,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原则有多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就有多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就有多大实力。现实都是讲实力、凭实力讲话的,要想马克思主义主导社会的发展,增强马克思主义实力是最实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