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最近与同事们交流管理知识,我特别强调:当一个组织能够协调的时候,组织绩效会较高,当只有某些、某个部门走得快于其他部门或个人时,组织的效率一定会不高。
自此向下思考,一个人只有和组织相协调的时候,个人绩效才能提高。组织中多数个人与组织的和谐度高,显示了组织与个人之间有较高的认可度。个人是组织的基本元素,个人效率高会拉高企业的绩效。
一个说法很有道理:不要问组织给你做了些什么,而要看你给组织贡献了些什么。
修行
个人绩效的高与低直接与专业能力挂钩的,毕竟作为职业人,专业能力必不可少,老年间讲的是耍手艺挣钱,想要赢得尊重,还得有点儿手艺。曾经有人讲,就是修鞋,您也得学习几年吧。
人的职业生涯中,学习能力至关重要,能够不断地补充新鲜知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对职业人非常关键,这其实讲的就是“修行”。
修行是艰苦的过程,过去学徒也是讲三年学徒,两年帮助的。现如今,知识的更新速度之快远超以前,一个不能与时俱进的人,几乎肯定会被历史所淘汰。
修心
与专业同样重要,甚至超过专业的是“软能力”。
某种意义上讲“有用的人不好用,而好用的人没有用”相当普遍,讲的是但凡有点技术能力的人多有点小脾气,配合度不高、融合度不好,使得技术能力发挥大打折扣。
这其实都与我们的教育方式相关,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有几种,包括神话的方式、宗教的方式、艺术的方式、伦理的方式、文学的方式、哲学的方式和科学的方式等等,而我们这些“工科男”们呢,经过了“只读圣贤书”的十几年教育,把握世界的方式几乎只有科学一种。
于是需要补课,专业绝对不落下的同时,要补其他几方面的功课,这就是“修心”,比如让腰软点儿、嘴甜点儿、心宽点儿等等,一个圆融和圆通的人能够在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不断修行,更要不断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