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计划经济可以解决腐败


 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官员的手中权力太大,所带来的贪腐问题。如果无法解决,或者不能将之控制在小范围之内,那么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将会越来越臃肿、低效率、浪费严重,最终崩溃。

   这个老大难问题,也可以用信息技术解决。
   建立全民网络身份证系统。
   身份证绑定信用评级和公民的资产。
   宣布不在网络上登记的资产不受法律保护。
   废除纸币,全部用电子货币代替。
   为了方便公民与公民之间交易,可以在手机中集成刷卡器。这个在技术上没有问题。事实上,已经出现了。
   当纸币废除之后,贪污将变得不可能。任何突然增加的大量财富,都将引发红色警报,导致反贪部门的检察。
   同时也正由于所有人的财产都是公开的,那么,官员的邻居亲戚都可以很方便的监督他有多少财产。贪污风险远远大于收益,这将从根本上杜绝贪腐问题。
   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是我国摆脱被人控制和奴役,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第一、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带来高效率,快速发展生产力,解决我国贫穷问题。
   第二、在市场经济之下,我们处处受制于人,被订死在产业链的底端,民族产业逐渐萎缩。在计划经济之下,我们可以利用国家力量,增强国际竞争力,保护民族产业。
   案例分析,前苏联与M国的粮食贸易战。
   苏联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粮食产量有限。有时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需要从M国大量进口粮食。
   每当苏联出现大范围的自然灾害时,M国的粮商们就开始屯积以待卖高价。
   如果苏联是市场经济,粮食由粮商控制。那么,将不得不接受高价粮。
   但是,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粮食采购是国家行为,所以,收购方只有一个。客观上形成了客大欺店的事实。
   而M国由于粮商有很多,这就导致出售方有多个。客观上是店小被人欺。
   苏联可以利用粮商之间的矛盾和贪婪,引发全M的粮商搞自由竞争,竞相砍价,结果,几十年来苏联一直买的是低价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