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货币呢?
货币就是商品(包括服务)交换的媒介。这是建立在对信用的信念基础之上。现在我们通行的货币是由有信誉的银行发行的,基本上是由其信誉来担保的。只要用的人都认可,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它来交易。货币有一定的保值特性,我把我的劳动/服务/所有的商品换成货币后,银行担保我在日后的某一天,我还可以用它交换差不多等值的东西。这个保证的前提是,银行不会滥发新的货币以及大家都信任这一点。
以前,我们用贵金属做货币。因为贵金属产量不高,货币新增加的速度有限,而经济体在不断增大,市场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让商品尽量的流通。有需求就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贵金属本身制造别的东西具备的价值是次要的,经济体需要货币来流通商品这个需求才是主要的。而贵金属产量有限,且曾经流通着的贵金属货币由于各种原因会退出市场,那么即使是新造的贵金属货币也有同样甚至更高的价值。
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件产生的电子货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通过特定算法的大量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
Bitcoin 为什么保值,BTC (Bitcoin 的货币简称)存在于一个庞大的 p2p 网络中。使用 Bitcoin 的群体公认了一种算法,这种算法在现今的条件下,每小时只会新产生大约 6 组新的 BTC ,目前一组是 50 个。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每个小时大约只会产生 300 个 BTC 。这个产量还会由网络自动调整难度来限制产量。你没办法通过修改所有人的 Client 的算法及参数(client 是开源的)来加快货币产量。伪造的货币会被网络丢弃(除非你可以控制大部分网络节点)。
BTC 本身有什么价值?
BTC 的价值就是交易渠道本身。一组新制造出来的 BTC 提供了把旧的 BTC 从一个帐户转移到另一个帐户的数学保证。这个安全保证背后的代价是大量的计算力。生产这么一个安全通道是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所以整个 BTC 用户群体,奖励那个造币者(目前是 50 BTC)。
简单说,现在世界上所有的 BTC 背后都是用运行计算机的能量产生出来的。
一个没有中心节点的“银行”是怎么让大家信任并工作起来的呢?
答案是,这个 p2p 网络上每个节点都记录了 BTC 诞生以来的每笔交易的详单,并从中可以推测出每个 BTC 唯一的属于谁。这样你接受一笔交易时,就能知道别人给你的钱是不是合法的。
从最基本的说起:
每个帐户其实就是一对公私匙,有私匙的人就是帐户的主人。如果 A 要给 B 转一笔钱,A 就把钱的数量加上 B 的公匙,用自己的钥匙签名。而 B 看到这个签名,就可以了解,的确是 A 转给了他如数的 BTC 。
那么这笔交易需要一个见证人,担保交易发生过。这样,以后 B 想用这笔钱的时候才是合法的。担保人就是整个使用 BTC 的网络。
A 在发起这笔交易的时候,必须把签过名的交易单尽量的广播到 p2p 网络上,最终会让每个节点都知道这件事。B 从 p2p 网络上不断的收到别人的确认信息。当它收到足够多的确认信息后,就认为 A 的确发出了这条交易单。这以后,B 就可以自由使用这笔钱了。
当 B 使用 A 转给它的钱给 C 时,也会广播给足够多(最终所有人都收到)的人让他们担保。每个担保人只有确信 B 有足够多的钱可以支付的时候才做确认。本质上,BTC 网络并没有记录每一块钱属于谁,它记录的是从诞生起到当前的每一笔交易,并推算出每个帐户里有多少钱。任何人试图确认一个交易单时,它需要确认的是转出帐号上有没有那么多钱。
Bitcoin 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避免一笔钱被花两次。
整个帐单序列是一环套一环的。每个人在完整的全局帐单上签上新的一笔的时候,都需要利用前面信息生成后面的。这个帐单序列被称为 chain of blocks 。每个 block 里面包含有若干条经过确认并 hash 签名 (难以伪造) 的交易记录。每个 block 都和全局表上的上一个 block 有关联。每条帐单都会通过 p2p 网络最终被转发给制造新 block 的节点上。
这个制造新 block 的过程被叫做 mining ,制造新 block 就是把最近收到的帐单打包在刚制造的 block 里。这个打包的过程即制作的过程,只有极其稀少的几率被制造成功。(你可以理解成把新收到的帐单合在一起,一次成型不可修改,如果制造失败就要再来一次)一旦制造成功,你就把新的 block (被认为是对老的全局 block 链的延续)广播出去。
因为是 p2p 网络,可能有许多人都在同时制造新的 block ,但有一个排序机制保证只有最优(最难,花费最大计算时间的)的那个新 block 被网络群体接受,挂在全局的 block 链上。重复一次,整个 BTC 网络只有一个全局帐单表,每个节点都完整的保存有一份。
这个全局帐单表会越来越大,block 链越来越长,在最新的部分,必然有许多分茬。这是因为 p2p 网络的 mining 过程是分开并行进行的,每条新帐单也不能立刻广播给所有的节点。每个 mining 的节点都有责任把他新收到的,在他认可的老的全局帐单上不存在的帐单,合在他准备制造的新 block 中。一旦新 block 被制造出来,就立刻广播出去,争取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主要是得到那些想 mining 的人的认可,这些人会在这个 block 的基础上制造新的 block 。
如果 p2p 网络过大,交易帐单不能尽量的迅速的广播到全网络。就会出来 p2p 的网络的局部保持有小群体共同认可的一份全局帐单。多个全局帐单的分支同时发展是有可能的。因为每个小群体都可能认为他们看见的那部分更长更有效。但是,只有有人发现另一条分支更长,它就会转换阵营。所以,有一定的可能性,你的帐单被一个小群体接受,但在一段时间后,被更大的阵营抛弃。
不过,算法参数决定了,新的 block 产生速度很慢,如果你的帐单被多达 6 个人确认,基本上就保证了它合并到的那份全局帐单,就是 p2p 网络全体认可的。
既然生成新 block 费时费力,制造出新 block 的几率好象买彩票中大奖,还有那么多人去执行程序计算出新 block 呢?答案是,每个制造出新 block 的人,都有权利构造一条帐单声明老天给了我 50 BTC 。这个规则是被所有 BTC 用户共同承认的。把制造 block 等同于成挖金矿 (mining) 只是一个形象上的比喻。实际上,没有人可以把金子挖出来囤积。每个新 block 必须包含全局表上的上一个 block 的 hash 值,BTC 网络自我调节难度,让每 10 分钟大约产生一个新 block 。如果你 10 分钟内没制造出新的 block ,差不多就是说你前面 10 分钟干的活白干了。从最新版的 block 继续演算。
所以更恰当的比喻是买彩票。一个每 10 分钟开一次的彩票。你不停的花钱买,10 分钟内开中了就是你的,开不中先买的都作废,然后下一轮。
数学上怎样保证 mining 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 CPU 时间?并只有很小的几率成功?
这里用到一个叫做 Hashcash 的系统。它最早是为了改善 email spam 的问题被发明出来的。
就是给一段特定信息(比如这封 email 是从谁发给谁)加一个特定的 hash 头。这个 hash 头需要大量的 CPU 时间计算出来。发 spam 的人没有那么多 CPU 时间为群发的每一封 email 计算一个符合要求的 hash 头,所以认为有这个合法 hash 头的 email 不太可能是 spam (花了 CPU 时间在上面)
这个算法就是,为你想保护的信息,找到一串数字,附加上去后,使用某种公认的 hash 算法,比如 SHA-2 ,算出一个 hash 值。如果 hash 值由一长串 0 打头(具体多少个决定了难度),那么就成功了。
为一段信息,找到这串数字,在目前来说,除了暴力尝试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也就是随机更换数字,换一次就 hash 一次比对。在一个可以预期的尝试次数后,一般都能找到想找的数字。
每个想 mining 赚 BTC 的人,不停的从 BTC 网络上监听信息。如果有人发布了新的合法的 block ,他就合并到本地的全局表里。并重置自己的计算过程,从新得到的 block 开始。如果有新发布的交易单,也记录下来。不断的把最新的 block 的 hash 值、新收到的交易单,自己获得 50 BTC 的那条奖励单合并在一起,计算 SHA-256 ,看看结果是否满足条件。一旦满足,就把这个新的 block 广播出去。
当足够的人认可它,(以它为基础计算后面的 block ),他也就获得了那 50 BTC 。
为了匹配 BTC 的经济规模。所有的 Bitcoin client 都被设置成,每 210000 个 block ,生产新 block 的人被认可凭空获得的 BTC 数量比之前的少一半(如果这个时候他还在包内写上自己获得 50 BTC ,其他人不会确认他的这个 block )。这会让 BTC 的总量增速变缓。新的 block 产生的速度是由难度来调节的。这个难度会由 p2p 网络根据最近生产 block 的速度自动调节。所以即使日后计算能力增加,也能保证大约 10 分钟一个的速度。
而且,随着生产新 block 的收益减少,愿意贡献自己的 CPU 来 mining 的节点也会变少。(如果减少太多,只需要减少难度即可)
最终,p2p 网络不再凭空制造出新的 BTC ,这个时候制造新的 block 的动力是什么呢?那就是交易税。因为没有什么人愿意生产新的 block ,发起交易就变的困难。(没有 block 可以容纳交易单)希望交易被确认的人可以声明,如果有人制造出新的 block 接纳他的交易单,他会支付一小笔交易税给他。当许多人都这么做的时候,制造 block 又变的有利可图了。只不过,直接上不再有新的 BTC 诞生,只是在这些 BTC 用户之间流通。
总有一些 BTC 会消失,主要是那些帐号的私匙丢失了,没有任何人可以转移走帐户上的钱。不能流通的货币就不是货币了。但最终 BTC 总体会达到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准确说是两千一百万个。但 BTC 本身是可以切割的,比如你可以支付给别人 0.01 个 BTC 。所以 BTC 本身会升值,总数也一直够用。
电子货币会对普通货币产生哪些影响呢?它本身有什么优势呢?分布式的电子货币会取代封闭的国家货币吗?
电子货币实际上是一种网络账本,用来衡量并记录网络结点之间发生的财务交易。
第一批电子货币(Beenz、Flooz 等)出现在上世纪 90 年代,以失败告终。五年前,虚拟货币经济在网游中蓬勃发展,比如《第二人生》里面的林登币,魔兽世界金币, Entropia,以及腾讯 QQ 币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现在网络货币正在走出虚拟游戏世界,走进全球经济,其中的先锋包括 Flattr, Bitcoin, Ripple, Ven,以及社区交易系统(LETS)。这些电子货币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开放性:Ven,Flattr,Amex Rewards 是封闭的,Bitcoin,Ripple 是开放的。这一点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管理难度。
2009 年 Satoshi Nakamoto 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 P2P 货币,
一种类似 BT 种子的货币,匿名,发行和传播都是分布式的,没有网络中心
。600 年以来所有的货币都有一个网络中心。一种真正的 P2P 货币需要创新的框架,但 Bitcoin 的开源特点令其在过去 18 个月中发展迅速。随着 Bitcoin 越来越流行,其价值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普通货币之外的另一种货币,因为
这种货币不受人的控制,而是受算法控制
。即便 Bitcoin 和 Ripple 不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势力,也会为更多的分布式货币、一种对所有人开放的货币铺平道路。开放市场、开放货币、开放混乱,以及一场价值集合的大爆发。最终的影响力可能来自 Facebook、Google 或其他大型社交网络,他们的用户群更大。
2007 年 7 月 4 日, Hub Culture 发布了第一款 Ven)(一种新兴货币)应用,这是一个分水岭:它让人迷惑不解,因为 Ven 没有价值,也没有汇率,它只是存在,只能随意发送好友,或在好友之间交易,就好比是你捡起一块鹅卵石,然后给它赋予任意面值。每个人都笑了,这家公司很快意识到如果一种货币想要引起关注,必需要通过其它东西来衡量。货币需要一种指定的价值来被人理解,需要一种语言。
2008 年, 这家公司给 Ven 制定了一种价值语言:10 VEN = 1 USD,然后卖给会员,可 Pavilions(接收 Ven 的零售点)使用。当时 Ven 的巨大进步在于它是一种全球性数字货币,任何人之间都可以交易,交易成本很低。后来,该公司把 Ven 和几种货币进行绑定,这意味着其价格比单一的法定货币更加稳定。此外,Ven 还和硬资产进行了关联,后来还增加了碳期货支持。现在的 Ven 高效、稳定、环保,需求在飞速增长。
总的来说,电子货币正在改变钱的用途,增加全球社会制定和交易价值的方式。这些经济体很小,但增长很快,620 万 Bitcoin 几乎相当于 5000 万美元。目前流通的 Ven 有 500 万,GDP 约合 50 多万美元,年增速为 10 倍。Ven 存在于一个更加封闭的规则中,但即便是开源的 Bitcoin 也无法摆脱价值困扰:如果想交易,必需制定一种价值。如果能指定价值,就可以和其他有指定价值的东西进行交换。互联网已经支持各种价值的交换,并在帮助人们衡量和交换这些价值。从理论和逻辑角度看,
互联网及其互联网上的所有内容都将被赋予一种价值。一旦拥有了价值之后,实际上所有东西都可以变成钱,货币本身将消失。
这样的事情已经在 Facebook Like 和 Google’s 1 按钮上崭露头角,
基于注意力和喜爱性的微价值有朝一日会发生改变:一单位 Facebook Credit 值多少 Likes?一单位 Ven 价值多少 Credit?Olive Garden 里面的一碗烤宽面条值几个 Ven?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互联网上这种附加在所有物品上的嵌入价值体系会让互联网上的交易无处不在。
国家货币的概念将变得不仅陈旧,而且臃肿,货币的价值充其量也就是一个“Like”,一个香蕉,或一种名声,这些东西都将通过一种通用的“数学语言”和国家货币对话。最终,所有这些东西都可以即时等价交换。这种事情什么时候到来很难判断,但这是互联网第二个发展阶段唯一必然的结果。
第一个阶段,也就是通信的 P2P 化,已经如火如荼。
并且这种变革发生的速度将超出所有人预期,因为它只需要简单的数字价值,无需复杂通信。随着大部分人都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迅速、大规模接受新理念、新体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尤其是当它可以带来一场价值创造的根本性巨变时更是如此。我们正在教互联网学习数学,而方式就是随意的链接。
货币和所有其他物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将对人、人际关系、乃至实体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呢?这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创造并衡量价值的巨变,这种变革在过去600多年中不曾有过,600多年前出现了第一批系统的国家化货币。它将深刻影响价值的中心控制和分布式控制,以及衡量价值传统原型。今天它是一个雪球,但明天它将成为一场雪崩。尽管拭目以待。
到最后不会只剩下一种单一的全球货币,或单一的储备货币,但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储备货币网络将允许人们选择新的交易方式。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交易方式,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样。
长期来看,这些货币和其他类型的价值都将通过统一的系统(很有可能是互联网本身)来衡量和表达。其结果就是货币的终结和单一价值(Singular Value)的出现。
单一货币的崛起意味着更加有效的资本市场和GDP扩张的巨大潜力。它意味着一种固定资产价值和更加有效的知识货币化的混合(这种趋势在不断扩张)。这种组合将导致一种硬资产(几乎肯定会受制于紧俏资源的压力)。这两种资产及其相对价值之间的紧张关系将会带来深远影响。
把货币供给控制权交给互联网会有什么后果呢?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开这个结果吗?答案就是系统性冻结正在崩溃的比例。政府不得随意选择货币的价值,不得随意放宽 / 缩紧货币供给。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开始学习这种新型通用语言的人将领先一步。
建立在税收和中央货币管理基础上的国家概念呢?有朝一日互联网本身会控制“我们的国家”吗?它会成为一个仁慈的极权吗?
这些非常值得思考。
比特币会是新的庞氏骗局吗?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旁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
各种各样的“庞氏骗局”虽然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但本质上都具有自“老祖宗”庞齐身上沿袭的一脉相承的共性特征。
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规律
众所周知,风险与回报成正比乃投资铁律,“庞氏骗局”往往反其道而行之。骗子们往往以较高的回报率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而从不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各类案件的回报率可能存在差异,有些高得离谱,如庞齐许诺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有些则属于稳健的超常回报,如麦道夫每年向客户保证回报只有约10%,但他非常强调“投资必赚,绝无亏损”。但无论如何,骗子们总是力图设计出远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的投资路径,而绝不揭示或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
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腾挪回补特征
由于根本无法实现承诺的投资回报,因此对于老客户的投资回报,只能依靠新客户的加入或其他融资安排来实现。这对“庞氏骗局”的资金流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骗子们总是力图扩大客户的范围,拓宽吸收资金的规模,以获得资金腾挪回补的足够空间。大多数骗子从不拒绝新增资金的加入,因为蛋糕做大了,不仅攫取的利益更为可观,而且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大为降低,骗局持续的时间可大大延长。
投资诀窍的不可知和不可复制性
骗子们竭力渲染投资的神秘性,将投资诀窍秘而不宣,努力塑造自己的“天才”或“专家”形象。实际上,由于缺乏真实投资和生产的支持,骗子们根本没有可供仔细推敲的“生财之道”,所以尽量保持投资的神秘性,宣扬投资的不可复制性是其避免外界质疑的有效招术之一。当年《波士顿环球时报》的记者曾经撰文揭露庞齐的骗局,却被庞齐以“不懂金融投资”为由加以批驳。麦道夫也故弄玄虚,从来不向别人交代每年稳赚10%的投资诀窍。
投资的反周期性特征
“庞氏骗局”的投资项目似乎永远不受投资周期的影响,无论是与生产相关的实业投资,还是与市场行情相关的金融投资,投资项目似乎总是稳赚不赔。万亩大造林计划仿佛从不受气候、环境、地理因素的影响,麦道夫在华尔街的对冲基金也能在二十年中数次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这些投资项目总是呈现出违反投资周期的反规律特征。
投资者结构的金字塔特征
为了支付先加入投资者的高额回报,“庞氏骗局”必须不断地发展下线,通过利诱、劝说、亲情、人脉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投资者结构。塔尖的少数知情者通过榨取塔底和塔中的大量参与者而谋利。即便是高深莫测的纳斯达克前董事会主席麦道夫也免不了拉拢下线的俗套,大量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发展“下线”,有的人因成功“引资”而获取佣金,“下线”又发展新“下线”,滚雪球式的壮大为“金字塔”结构。
表现形式
自庞齐以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庞齐骗局”在世界各地层出不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改头换面地“庞齐骗局”也大量进入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南方地区曾经出现一种“老鼠会”,就是“庞齐骗局”的翻版。而更令人熟知的“庞齐骗局”改进版,就是各种各样的传销。一些在中国发生的非法集资案,大多也都是“庞氏骗局”的再现。某些突然暴富的中国商业奇迹,例如前不久被拆穿的浙江26岁的女富豪吴英,其发财手段也是“庞氏骗局”的再现。2007年蚁力神事件,也是类似的骗局,利用新加入的购买设备和蚂蚁种的钱来支付之前的投资者。其他如万里大造林,事实上也是这一“古老”骗局的更新版,只不过“庞氏骗局”45天回报周期,被万里大造林改为8年。其他如向农民推销种植某种奇怪的农产品或养殖产品,然后许诺高价回收,都属于此类骗局。甚至还有人把中国股市的某些行为,也称为“庞氏骗局”的翻版,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中国的黑社会不是很发达,却有比较发达的江湖社会。江湖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骗钱招数,几百年来,这些骗术万变不离其宗地出现,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现实条件,屡屡使人上当。而纳斯达克的前主席伯纳德-麦道夫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将古老的骗术用现代金融手段再包装后,使其重新焕发生机。这类骗术每次出现,即使最后被拆穿,也会造成小额“投资人”的损失,比方说“万里大造林”,“投资者”想挽回全部损失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此问题上,现代银行与“庞氏骗局”的差别在于,国家政府会保证储蓄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