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旋悬中执简驭繁推拿按摩


  中华医学会推拿分会第十四次全国推拿会议论文

  开合旋悬中执简驭繁推拿按摩

  

  北京东洲国研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朱吉君

  摘要:

  

  从中国撑法推拿开合旋悬中五种力的方向开始,简要的依据空间中一点静态受力或动态受力进行手法操作和分类的描述开合旋悬中执简驭繁推拿按摩的规律。

  

  关键词:

        中国撑法推拿 开合旋悬中   静态受力 动态受力

  

  

  第十届全国推拿年会论文中收录了我描述中国撑法推拿工具推拿的部分内容。其实棒法操作完全可以如实的反应到手法操作上,二者之间的技巧可以相互贯通。大凡复杂的东西都是从至简至易的部分开始,现就对开合旋悬中做一个纲领性的介绍,开合旋悬中是中国撑法推拿的核心部分,手法变化规律简洁明了。

  开合旋悬中静态受力

  当一点静态受力现象会有这样的规律:

  当施术与受术成为一组对应关系时,就形成了两个受力面的条件,使力接触面和受力反作用力形成的应力面。

  接触面与应力面是个奇妙的物理现象。

  

  

  

  

   

    

                                       

  

  

  如图所示,两个面之间存在着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中国撑法推拿要控制的东西。

  质密度压力    两个面之间存在着的距离,距离发生变化则会产生受力关系压力的变化。

  疏密度压力    两个面之间存在着的距离,距离固定不变,则存在受力关系比邻关系的变化。

  上面质密度压力、疏密度压力是我提出的名词,目的是为说明接触面与应力面形成的距离变化状态而设定的分类。

  接触面与应力面形成的距离不变化的化相当于我们直接作用发力状态,无巧劲透力可言。

  接触面与应力面形成的距离变化,分为增大和减小,增大是力的收力相,减小是力的施力相,距离增大收力离开手法结束,没有太多技巧需要描述;距离减小施力相具有微妙的变化。

  距离控制用开、合、旋、悬、中描述:

  开:离开,手法以点离开为特征。

  合:向下,手法以点向下为特征。   

  旋:环旋,手法以点环旋为特征。或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

     悬:被动受力:手法以点的悬浮(摆动)为特征,一次摆动,在一个外摆相和一个内摆相连续操作在同一个吸定点的操作就是一次摆动,;手法以悬挂(提拿)为特征,

  中:接触状态的描述。接触状态对直达病所有要求。二力相搏谓之底。直达病所要有的放矢!

  接触面与应力面形成的距离可以让力从200克,扩充到12.8千克,甚至受术者感觉忍无可忍。可是施术者却用的还是很小的力。现在有一个紧密的接触面与应力面形成的距离,操作中一紧就有一松,术者手、腕、肘、肩、腰、髋、膝、足必须放松,活力推拿。

  中国撑法推拿治疗原则结构方面 :赋形、填充、整理、运行。这是纲领性的认识,就如明清画家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一画章第一》的描述.用色彩填充七彩斑斓的世界,中国撑法推拿是用力填充开、合、旋、悬、中距离的力学变化,二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推拿学要发生的变化是,如同火针和毫针刺法,火针进针不是问题,出针是问题。推拿开合旋悬中要有力量不是问题,有活力要操作者放松是操作的关键。

  在临床中二力相搏,有个区分,在施术者发力相相搏和施术者收力相相搏其特点不同,这就如同《苦瓜和尚话语录.一画章第一》“出如截,入如揭”,只要是空间中的一点规律都是一样的。

  我很欣赏,科学是可以被重复的这个检验方法,中国撑法推拿的科学实践将每个人只要用手法就绕不开开、合、旋、悬、中距离的力学变化,就如只要画画就绕不开“一画之法”, 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

  

  开合旋悬中动态受力

  

  当一点动态受力现象会有这样的规律,我们可以对手法做一个五种受力方向的分类方法。

  开合旋悬中对常用手法的分类:

  开:离开,手法以点离开为特征。推法、搓法、抹法、勒指法、踩跷法、屈伸法、拔伸法、扳法等;

     合:向下,手法以点向下为特征。抖法、振法、颤法、振颤法、按法、点法、踩跷法、拍法、叩法、击法、啄法、扳法等;

  旋:环旋,手法以点环旋为特征。或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揉法、摩法、捻法、踩跷法、摇法、扳法等;

  悬:悬浮为特征描述;以悬挂为特征描述。一指禅推法、滚法;捏法、拿法、踩跷法、扳法等。

  中:接触状态的描述。

  开合旋悬中动态受力,就是我们现今临床常常使用和传播的手法,只不过为扩大开合旋悬中应用范围,将手法做了新的分类,其中扳法归入开合旋悬中五种体系,因为扳法方向都可以涉及到。

  

  开合旋悬中执简驭繁推拿按摩,是我对推拿按摩的一种感悟与认识,希望能够给同道带来一点点启迪与引导,在以开合旋悬中为主线的推拿可以让操作者在很少的思维过程中只要操作路线明确,基本手法的选择将发生变化,简单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