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
花钟 |
||
科目 |
语文 |
年级 |
三年级(上) |
教学时间 |
13.10 |
||
学习者分析 |
三年级学生,年龄在10-11岁之间,思维活跃,肯动脑筋,对什么新鲜事物产生深厚的兴趣。当然学生对花也非常感兴趣,但缺乏有关花儿开放原因的常识。 |
||
教学目标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
||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
|||
三、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
|||
教学重点、难点 |
1.让学生结合语境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什么有关。 2.是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
||
教学资源 |
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配备音乐播放多处鲜花开放的画面,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感受花的美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品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配乐美,播放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时读中悟情、熟读成诵。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 |
||
|
教学过程 |
||
教学活动1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
教学活动2 |
二、理解课文内容 那就让我们先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接读课文。一人一句。之后评价。 3、轻声朗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4、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他们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
||
教学活动3 |
三、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同桌合作,你读我找: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么介绍的呢? 4.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1) 读读描写花开放的句子。(第1自然段) (2)课件出示下列句子,与教材第1自然段相应的句子进比较: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读、讨论后指名谈自己对这两组句子的感受。引导学生感受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相同的内容的好处。 (3)带着独特的体验有个性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仿写创作: 你们还能用与课文不同的方式描写这些花的开放吗?学生动笔创作。 (5)小结:它们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性情,就像你们一样可爱,看来花的开放不止一种说法。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这篇课文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 |
||
教学活动4 |
四、动手做花钟 老师总结,学生根据花开的时间画出花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