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考”内容和流程的憧憬


 对“国考”内容和流程的憧憬

喻建国

2014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已于近日在全国31个考区48个城市的1010个考点同时举行,全国共有152万人通过此次国考报名资格审查,实际走入考场的考生为111.95万人,40余万人弃考,约占报考人数的三成。今年共有13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计划招录1.9万余人,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为57:1,最热岗位竞争比达71921

    在我的记忆中,国家公务人员录用考试始于1997年,起先也并不走红,近年越来越红,现在已到了不可一世的程度。我觉得这是好事,国家公务人员理应是国家最优秀的人来担当,他不能是世袭的,不能是裙带的,不能是帮派的,他应该是国家精英上台为人民服务的。

    回溯我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贤当官始于隋朝,同时开始了我国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经历了诞生、发展、成熟、僵化、衰亡几个阶段,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随着近代科学文化的传入和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清廷下令“停科举以广学校”,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绵了1300余年,最后告别了中国。科举制度曾经让一大批平民百姓通过努力学习达到飞黄腾达,也让统治者捞到许多为其治国安邦的贤士。

在我看来,科举制度之败落和衰亡之所以出现,症结在于考什么,考不合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容,并由此推动了不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泛滥成灾,成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当然要被时代所淘汰。如果选好考试内容,也就是选好应对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容,这样的考试内容势必推动能够影响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不断发展,这就会形成一个良性互推,选贤考试,通过考试推发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容,通过考试的活动,以及相应的前期活动和后期活动,一浪一浪的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浪潮就会越涌越高,也势必让时代和社会从中受到更为强大的发展推动和进步推动。

科举制度之败落和衰亡还另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考试流程的腐朽化,这一点对于当今的选贤考试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考试流程也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存在于人类中的事物唯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事物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了,也就是僵化了,生命力衰退了,最后必将寿终正寝。

为什么科学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事物,因为科学是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事物。考试流程和考试内容都应该毫不吝啬地大量引进科学,这也就是保证考试能够获得旺盛生命力的绝杀手段。我看好我国公务人员考试录用制度,希望这一考试制度能够不断用科学来武装,让它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流程不断融入最新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