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
质数和合合数 |
||
科目 |
小学数学 |
年级 |
五年级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
学习者分析 |
本班共有学生43人,大部分学生通过对约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本节教学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存在潜在的适合性,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建模。但学生对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尚未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
||
教学目标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用于探究数学中的科学之谜。 2. 培养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感受。 |
||
二、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仔细、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
|||
三、知识与技能 1. 准确的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 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个数的多少分类。 |
|||
教学重点、难点 |
1. 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 质数和合数与奇数和偶数的区别。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课件 |
||
|
教学过程 |
||
教学活动1 |
1.一、谈话导入
2.1、师生互动。
3.2、问:在我们学习的空间,你可以得到哪些数?
4.学生自由回答,师选择性的写出来,然后分类。
5.自然数可分为:奇数、偶数
6.问:区分的标准是什么?这样的数说得完吗?
|
||
教学活动2 |
二、新课 1、引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把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来分类。 问:你想选取哪些数? 让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从比较小的数写起,观察因数的规律。 2、质数、合数的意义。 (1)课件演示 写出1—12的因数。(学生分组回答) 问:你觉得哪些数特殊?为什么? 引导学生按照因数个数分类。 (2)揭示质数、合数的概念(出示课件) 举例说出几个简单的质数、合数。 问:这样的数写得完吗? 举例说明:合数没有必要把全部因数都找到,才能判断是合数。 3、即时练习(出示课件) 判断下列各数是质数?是合数? 17、22、29、35、37、87 学生独立解答,并说明理由,师补充。 4、“1”的特殊性 强调“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区别 (1)、出示课件 自然数(按因数个数分类):质数、合数、1 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奇数、偶数 (2)、拓展: 举例说明身边的数和四者的区别。 (3)、出示课件 ①、让学生分组回答,如:2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②、从表中得到什么信息? 如:2是最小的质数,4是最小的合数,1是最小的奇数。 ③、判断: 举例并说明理由。 (4)、课件:猜老师的电话号码 让学生独立解答,师讲评。 |
||
教学活动3 |
三、游戏(出示课件) 1、宣布游戏规则,你认为是质数,你坐端正,你认为是合数就站起来。 2、出示课件:27、31、39、47、59、77、73、91 3、再次强调“1”的特殊性。 四、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课件制作) 1、说明制作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用最快捷的方法“排除法”。 3、小结: (1)、先划去2、3、5、7的倍数。(除了它们本身) (2)、最后划去“1”。 4、出示100以内的质数表 要求学生熟记,为以后做题打下基础。 |
||
教学活动4 |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2、课外拓展:根据质数、合数、奇数、偶数,描述自己的学号或座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