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与利益,在经济学中并非如表面上看去的意义。一般大众认识上,福利往往与赠与、不劳而获、没有付出成本而得到收益相关,利益就是在付出劳动、资本等成本应得到的或者与个人基本权益保障相关的。在经济学中,福利一般就是指伴随经济关系、经济环境变迁降低了个体成本、分散了个体的经济风险、获得了更 高的收益。
首先,从大众观点上看,基本上是基于在社会整体经济获得良好发展后的分红。社会整体经济好转,获得超过个体贡献的部分就 是福利,这往往通过政府的支付转移或者经济组织的内部运作来实现的。政府在此过程中获得道德声誉,社会在此基础上达成广泛的共识,但是一旦建立起来这套福 利体系就要持续运作,否则建立起来的道德就无法成立。为此,个人往往失去一部分发展权益,法人实体往往受制于此而增加发展成本、抑制发展机会。
人们为什么会丧失一部分发展权益呢?因为获得超过个人贡献的福利,就意味着你要承担道德共同体的责任,但是一旦如此,就无法保障经济自由,随着你的经济收益 提升,你要按照个人意愿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受到更多的制约。这样整体经济为此就不会达到它能够获得的增长,人们的权益自然也会受损,如果以前建立起来的福利 体系照样运作,那么社会各项改善事项就会受到削减,人们的权益再次受到损失。
不过,一个道德共同体,一个社会维系其基本的价值观,一些违反经济自由、使得社会获得最大经济增长的福利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他的钱从哪里来,则是需要进一步维护经济自由、使社会经济获得次优增 长前景来实现的。如果国家不是在背负赤字的前提下发行国债,支持国家良好的发展机遇,由此提高居民购买国债的收益是不是比单纯的分红好一些,人们照样感受 到社会经济获得增长,维系社会的道德力量也减弱不多。不过,基于居民投资的观点使之获得所谓福利,则不如投资股市和其他资本市场,由此缺乏可行性。从而,也反证大众观点的福利在实质上无助于经济持续改善。
当然,社会保障体系并非如上所指,所谓经济无非获得超过成本的利润,如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获得良好安排,投入较小的成本,使得居民可以有意愿改善生活、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使得人们得到更大的经济自由,富于创造力、敢于创新,就会使得社会获得更好的经济增长并获得持续增长的方向。否则,如果人们不能透过社会保障体系分散经济风险,人们的财产无法获得发挥应有的价值或购买力下降,对社会整体经济发展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总之,保障人们的经济自由,或者最大可能的保障这一点是探讨福利的正确的出发点。时下规模经济被认为是获得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基础。因为规模经济的存在,边际成本下降,边际收益上升;规模经济使得企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环境,经济生态更容易获得平衡,经济产业链也得到延伸。这些对企业而言,是一种福利,对企业的员工或者当地居民而言自然也是一种福利,而且对于人们而言,他获得了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为什么基于差异的相对优势不是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基础,相对优势往往缺乏标准或者比较参考,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同时,相对优势往往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权益设置了限制,使得当地居民只有适从此优势才能获得经济收益的显著增长。
但是,人们往往基于大众观点去认识福利,社会整体经济获得发展,其社会成员就应当获得分红。相应的,人们也抵制诸如平税制这样的主张,富人和穷人如果按照统一标准纳税,基于人头和财产缴纳税款,在人们看来,显然是在为富人减税,那么穷人的利益自然受损。从相反的观点来看,如果不能激励人们以经济自由为基础获得个人的经济收益增长,税收自然减少,那么穷人的利益同样受到损失。如果人们的经济自由获得进一步激励,社会整体经济获得发展,人们的经济发展机会也会相对的获得增加。
总之,福利必须以人们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权益不受损失为前提才能成立,其基本之道在于最大可能的保障人们的经济自由。